荃話題

雲門舞集

九歌

《九歌》的背景

《九歌》原為戰國時代的楚國民間祭神時演唱和表演的詩歌,由屈原將它們整理、改編與加工,使詩歌的格調高雅,體裁屬於「楚辭」。相傳《九歌》是夏代的樂歌,一直在民間流傳。楚國詩人屈原根據所祭祀神靈的不同,寫成十一篇詩歌,按尊卑依次排列為:

首先是天神:《東皇太一》(天帝)、《東君》(日神)、《雲中君》(雲神);

其次是地祇:《湘君》(沅湘水神)、《湘夫人》(沅湘水神)、《大司命》(壽夭神)、《少司命》(子嗣神)、《河伯》(黃河神)、《山鬼》(山神);

最後是人鬼:《國殤》(為國捐軀之人或鬼) 及《禮魂》(人鬼或祖先)。

屈原所寫的《九歌》詩篇,嘗試代入神祇的角色,抒發對愛情、家國的情感,例如《山鬼》全篇是山中女神的獨白,訴說自己思念戀人之苦及對愛情的忠貞;《國殤》追悼為國犧牲的將士,描寫戰爭場面的慘烈,與戰士的勇敢殺敵,悲壯成仁。

二十週年紀念作

林懷民以屈原的《九歌》為藍本編成舞劇,是雲門舞集創團二十年的紀念作品,1993年8月於台北首演,亦是雲門舞集在1991年復出之後的第一個新作品。舞作長兩小時,一共分為8段,分別是:迎神、東君(首演季時為「東皇太乙」)、司命、湘夫人、雲中君、山鬼、國殤及禮魂。舞劇有三大主軸,分別是愛情、國家、民眾。

《九歌》加入編舞和創作人員的詮釋和情感,在視覺和聽覺上加入亞洲傳統文化的元素,好像台灣、外蒙古面具、日本雅樂及東南亞儀式等。舞者戴上面具,燃點起燭火,穿上現代或民俗服飾,猶如在劇場上展開祭祀儀式。台灣原住民鄒族歌曲、亞洲民族音樂及打擊樂成為舞劇的配樂。設計師李名覺構思將荷花池搬上了舞台,並使用了畫家林玉山的「蓮池」畫作為背景。蓮荷的圓融、清澈和純潔與《九歌》諸神的孤獨、慾望和感傷成強烈對比。

浴火重生

1993年首演,一直到2007年,十多年來《九歌》經歷海內外多次重演,林懷民卻有把《九歌》封箱的打算。豈料,2008年雲門八里排練場大火,許多道具佈景付之一炬,林懷民偏偏在廢墟中找到並未燒焦的《九歌》面具,《九歌》的諸神彷彿被喚醒、經歷「浴火重生」。

2012年,林懷民重新啟動《九歌》,為數千年的詩篇加入更多現代詮釋。諸神來到21世紀,帶來甚麼象徵意義? 女巫連繫天地;東皇太乙君臨天下;湘夫人的永恆孤獨;雲中君的氣宇不凡;司命掌握生死;山鬼與孤寂對抗;劍客的捨身取義… 諸神面具和舞步的背後,蘊含孤獨、情慾、操控、抗爭和生死等永恆課題,深深觸動著每一個生命。舞劇中還有一位「流浪者」,以現代人的角度追尋生命的意義與可能性。2012年9月18日,《九歌》於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成為雲門舞集的第2,000場演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