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非法勞工

打擊非法勞工執法框架

入境條例及相關法規

入境條例規定了外地人士進入及在香港居留、工作的基本規定。

  • 未經批准而在港工作,通常屬於非法居留與非法工作,可能會被遣返或禁止入境。
  • 相關的執法機關會根據個案來判定是否屬於「非法工作」以及是否需要遣返。

勞工法例與雇傭規管

勞工條例及其他勞工法例規範僱員的基本權益、工時、安全及福利等,但對非法勞工的直接定義通常與簽證狀態相關。

  • 雇主在沒有合適工作簽證或僱用非法勞工時,可能違反勞工法例中的公平雇傭條款、工資保護、工作條件等規定。

移民與就業的分工

移民及入境管理層面(如入境事務處)負責審核簽證、居留資格、工作許可等。

  • 勞工與僱傭條例屬本地勞工監管範圍,確保本地僱員的工資與工作條件,同時處理雇主責任。

常見的法律責任與風險

對「非法工作者」本身:可能被拒絕入境、遣返、禁止再次入境,以及被限定在特定情況下短期居留。

  • 對「雇主」:僱用未獲批准的外僑可能違反入境條例、就業規管及其他相關法例,面臨罰款、監禁、禁止雇用、法定工資及福利方面的索賠風險,甚至涉及刑事責任。
  • 對「中介/人力資源公司」:提供或促成非法就業的中介活動,也可能觸犯刑事法規,面臨嚴厲處罰。

執行機制與程序

執法協作:入境事務處、僱員及僱主監察部門、警方等不同部門會根據線索進行調查。

  • 取證與聽證:在實務中,調查會蒐集簽證、工作許可、聘雇合同、薪資紀錄、工作地點等證據;若涉及刑事成分,可能有起訴與法庭程序。
  • 效果與處理:對確定違法的情況,可能處以罰款、拘禁、遣返、禁止入境等多種處置。對雇主若屬嚴重或屢犯,處罰可能更嚴厲。

常見的合法還是非法的分界點

有沒有工作簽證或許可?若沒有,就很可能屬非法工作。

  • 工作性質與雇用條件是否符合審批要求?某些工作類型需要特別許可或資格認證。
  • 雇主是否為提供者或中介而不是臨時幫忙?非法雇用往往涉及不合規的雇傭安排。
  • 薪酬、工時、工作場所有沒有遵守本地勞工條例?雇用非法勞工往往伴隨規避工資與工時規定的做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