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生活蔡瀾的父親蔡文玄(1907年—1995年)早年來自潮安縣照門蔡村,移居至南洋一帶,並在當地成為一位著名的詩人,筆名柳北岸。他曾在邵氏電影公司的一個分行擔任幹事。母親洪芳娉(1909年—2008年)則是當地的小學校長,家庭背景良好。蔡瀾在家中排行第三,主要由奶媽照料成長,從小便耳濡目染文化氛圍。 他的兄長蔡丹(1935年—1998年)曾是新加坡知名人士,而姐姐蔡亮(1934年—)則擔任南洋女中的校長,該校為新加坡最大、最具歷史的學府之一。弟弟蔡萱(1947年—2025年)則是新加坡著名的高級電視監製。蔡瀾的妻子張瓊文則是電影監製,兩人亦有共同的藝術追求。 蔡瀾(左)與弟弟蔡萱合影 蔡瀾出生於新加坡,出生時父親原本為他取名為「蔡南」,寓意在南洋出生,象徵南洋的根基與希望。然而,當名字送回家鄉祠堂報祖時,卻發現祖上已有同名者,不能使用原名。出生證上則登記為Chua Lam,最終父母將其改名為「蔡瀾」。他從小就生活在充滿電影氛圍的環境中,住在一家戲院樓上,經常可以看到銀幕,這也激發了他對電影的濃厚興趣。 受父親的影響,蔡瀾自幼喜愛閱讀,閱書無數。14歲時,他就在《南洋商報》發表了第一篇文章。由於他不太喜歡傳統的書本學習,讀過幾所不同的小學,中學時期則就讀於新加坡的南洋華僑中學,上午學中文,下午轉到另一所學校學習英文。少年時期,他曾夢想到法國學習繪畫,但18歲時決定前往日本留學,於日本的大學藝術學部攻讀電影科的編導專業。在日本期間,他除了學習電影,也半工半讀,曾在邵氏電影公司工作,擔任駐日本經理與翻譯。 蔡瀾(右)在日本辦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