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衝突 - 20世紀斯穆特-霍利關稅 (1930)1930年關稅法案(又稱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是美國於1930年6月17日由赫伯特·胡佛總統簽署的保護主義貿易措施。該法案以其主要的國會提案人,參議員里德·斯穆特(Reed Smoot)和眾議員威利斯·C·霍利(Willis C. Hawley)的名字命名。這項法案將超過2萬種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以在1929年10月開始的經濟大蕭條期間,保護美國產業免受外國競爭。 胡佛在多數資深經濟學家的反對下簽署了這項法案,當時他受到黨內和商界領袖的壓力。這些關稅原本旨在促進國內就業和製造業,但反而加深了經濟大蕭條,原因在於美國的貿易夥伴國也採取了反制措施,徵收自己的關稅,導致美國的出口和全球貿易急劇下滑。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普遍認為,這是一次政策上的失誤,也成為現代經濟辯論中保護主義政策的警示案例。此後,美國簽署了更為自由的貿易協議,例如1934年的互惠貿易協定法(Reciprocal Trade Agreements Act)。 經濟大蕭條年代的美國,排隊輪候領取救濟食品的人龍。 英愛貿易戰 (1932-1938)經濟戰爭(又稱英愛貿易戰)是1932年至1938年間,北愛爾蘭與其鄰國之間關係的重要部分。這場衝突起因於對英國土地年金的償付爭議,該年金是1921年英愛條約的一部分。 最終,在1938年簽署的英愛協議(Anglo-Irish Agreement)結束了這場衝突。這是一個妥協方案,愛爾蘭以一次性支付作為補償,換取貿易壁壘的解除以及部分愛爾蘭港口的歸還。 這場經濟戰爭對愛爾蘭與英國的關係產生了重大影響,也對其經濟和社會產生了長遠的影響。 雞肉戰爭 (1960年代)雞肉稅(Chicken Tax)是指美國在1964年由詹森總統簽署實施的一項25%的輕型卡車關稅(最初也包括馬鈴薯澱粉、糊精和白蘭地)。這項關稅是因應法國和西德對美國雞肉進口徵收的關稅而制定的。1961年至1964年期間圍繞此議題的緊張與談判,被稱為「雞肉戰爭」,正值冷戰政治的高峰。 最終,馬鈴薯澱粉、糊精和白蘭地的關稅被取消了,但自1964年起,這種保護主義措施一直保留,以給予美國國內汽車製造商相較於進口競爭者的優勢。 儘管有人擔心其可能被廢除,但2003年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一份研究稱這個關稅「是一項尋找合理性的政策」。 作為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一些輕型卡車的進口商通過所謂的「關稅工程」來規避此關稅。比如,福特公司(Ford)是受益最大的企業之一,也通過在土耳其為美國市場生產第一代Transit Connect輕型貨車來避開關稅;這些Transit被改裝為乘用車,讓福特能在這些車輛通關時避開「雞肉稅」。這些Transit在銷售前被拆除後座和安全帶。同樣地,為了進口在德國生產的貨車,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將完全組裝好的車輛拆解,將零件運到南卡羅來納州的一個「迷你裝配工廠」,在那裡重新組裝。 最終,這些車輛被認定為本地生產,因而免除了關稅。隨後,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關閉了多個此類漏洞。在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以及2020年7月1日生效的美墨加協議(USMCA)下,墨西哥和加拿大生產的輕型卡車,例如在墨西哥Saltillo生產的Ram系列卡車,以及加拿大製造的雪佛蘭(Chevrolet)、GMC和福特卡車,均不受該關稅的限制。 1973年的石油禁運1973年10月,當時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宣佈,對贖罪日戰爭期間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施石油禁運。最初的目標國家是加拿大、日本、荷蘭、英國和美國,隨後禁運也擴大到葡萄牙、羅得西亞和南非。禁運持續了將近一年,到1974年3月正式結束。禁運期間,全球石油價格上漲了近300%,從每桶3美元升至近12美元,許多國家的能源價格明顯上漲,對全球政治和全球經濟產生了許多短期和長期影響。 原油價格暴漲引起了歐美發達國家的經濟衰退,據估計,美國GDP增長下降了4.7%,歐洲整體的增長下降了2.5%,日本下降了7%。此外也對處於越南戰爭中的南越造成燃料短缺,加劇了其對北越作戰時在經濟及軍事上的劣勢。 在石油禁運期間,美國不少加油站無奈停止營業。 美日汽車關稅 (1987)1987年,列根總統對價值3億美元的日本進口商品徵收了100%的關稅,特別影響來自東亞國家的汽車。列根政府表示,徵收這些關稅的原因是因為東京違反了1986年與華盛頓簽訂的半導體貿易協議。該協議要求日本向美國出口由美國製造的計算機半導體,開放其市場。 日本並未進行報復。日本國際貿易大臣田村剛一(Hajime Tamura)告訴媒體 「為了防止這一問題對全球自由貿易體系造成嚴重損害,日本政府決定從更長遠的角度出發,暫時不採取任何報復措施,」。 此舉使日本經濟惡化,日元升值,出口下降。到了1990年代,日本陷入經濟衰退,直到2002年才結束。 在徵收關稅之前,美國與日本之間存在巨大的貿易逆差。1986年,逆差約為550億美元。到1988年略微下降,降至不到520億美元,1991年則為430億美元。此後,逆差一直波動,最近幾年又有所上升。2023年,逆差達到720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