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國光劇團

著名作品

國光劇團是台灣旗艦戲曲藝團,22年來演繹過不少傳統及新編戲曲作品,糅合傳統戲曲及現代劇場元素,以下介紹部分著名作品。

《閻羅夢》(2002)

改編自內地劇作家陳亞先的作品,取材自古代小說《鬧陰司司馬貌斷獄》及清雜劇《罵閻羅》等,描寫窮酸秀才司馬貌憤世嫉俗、懷才不遇,他的狂傲個性驚動天帝,並允許他擔任「半日閻羅」,為陰陽兩界主持公道。司馬貌以為善惡能各得其所,大膽批下輪迴譜,串聯不相干歷史人物的前世今生,穿越古今時空。國光劇團的版本在主線情節加上老戲片段,互相映襯,亦有新舊閻羅王論辨的情節,擴闊對人生、生命的思考。舞台動靜交錯,捨棄大量慢板抒情手法,有鬼卒的翻滾跌撲,還活用高低層次的舞台,還有色彩繽紛的光束和陰影,營造混沌未知的氛圍,以及地府的壓迫感。此劇目獲得2003年第一屆台新藝術獎「最佳十大表演藝術節目」。

《金鎖記》(2006)

改編自張愛玲同名小說,並是張氏小說第一次改編成京劇,由著名京劇旦角演員魏海敏領銜主演。故事的主軸是曹七巧選了生命中的重大事件:七巧被丈夫用金錢鎖住了自由;傾慕來去無蹤的小叔季澤,還有以幻影出現在七巧想像中的中藥鋪小劉。舞台採用虛實交錯、時空疊影的手法,設有一座僅有半個空框的鏡子,反映人物內心的糾結。而且有一幕是關於七巧敲碎女兒腳骨為其纏足,呈現人性的殘酷和現實,屬於大膽創新的現代京劇作品。2006年獲得台新藝術獎「十大表演節目」,並於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中演出。

《孟小冬》(2010)

此劇為京劇歌唱劇,結合了傳統京劇、新編歌唱劇和舞台劇的元素,由國光劇團和台北市立國樂團聯合製作。故事以京劇名角孟小冬臨死靈魂出竅,回顧自己一生的敘事和深刻的回憶為出發,展開追尋聲音的旅程,並回顧孟小冬與藝術生命中重要的三個男人 --- 梅蘭芳、杜月笙和余叔岩的交會。舞台方面,捨棄大場面的鋪陳,集中於戲劇衝突,並運用多媒體輔助,將舞台分隔為上下前後等多個區塊,令虛實人物交互映襯。領銜主演的著名京劇演員魏海敏,亦發揮她京劇生腔、旦腔和新式曲調多變的聲音,展現主人翁的才華和孤寂。

《百年戲樓》 (2011)

這部以京劇梨園行的視角,回顧中國近代的梨園史,以1910年代男旦盛行、1930年代海派京劇發展高峰、1970年代文革巨變的三個時代作切入點,展示伶人在學藝和討生活的辛酸及血淚,還有戲內戲外關係交錯,體會人情冷暖、滄海桑田的情景。這部有別於以京劇為主軸的新編劇,是以舞台劇形式演出。然而演員都是國光的一眾名角,如魏海敏、唐文華、溫宇航等,當他們演繹戲班的委曲求生,還有練習某戲時,能夠哼出老戲段子,將伶人、戲曲和時代環境融合一起,相當真切。此劇目獲得2011年台新藝術獎「十大表演節目」。

《梁祝》(2012重製版本)

國光劇團曾於2004年製作新編崑劇《梁祝》,由台灣戲曲學者及劇作家曾永義編劇,由台灣京崑演員魏海敏、孫麗虹、陳美蘭、曹復永、郭勝芳、趙揚強和楊汗如等合演,屬於台灣製作的首部大型崑劇。到了2012年,國光劇團重新製作《梁祝》,邀請2010年加盟國光劇團的著名崑曲演員溫宇航,以及北方崑曲劇院國家一級演員魏春榮領銜演出,昔日戲校同學和好拍檔再次合作,吸引兩岸的戲曲迷關注。2012年版《梁祝》跟以往版本的不同之處,就是加入了「癡夢乍醒」一折,描述祝英台被逼婚前,夢與梁山伯成婚,兩人完成愛情於夢境,燕爾之時傳來梁山伯死訊,這種生死,悲歡和紅白的對比,把劇情推到高潮。

《水袖與胭脂》(2013)

此劇是繼《孟小冬》、《百年戲樓》後,作為國光劇團「伶人三部曲」的最終章,由劇團當家演員魏海敏、唐文華、溫宇航及朱勝麗主演。作品以虛幻的梨園仙界為背景,那個仙界每個人都愛戲,楊貴妃死後,因霓裳羽衣曲而成為了仙境女王。亡故後被伶人尊為「戲神、祖師爺」的唐明皇帶著戲班尋覓楊貴妃,一曲七夕乞巧,令仙境女王不悅,使得戲班解散、戲箱被焚、戲神遭難。楊貴妃原先所適的壽王,化身為戲班的當家小生,此外也有虛構的角色與一班小丑齊來報到。這齣戲妙於演員與劇中人物、歷史人物互相融合、虛實交錯,是一齣揣想角色心事的戲。

《關公在劇場》(2016)

國光劇團跟香港劇團「進念‧二十面體」合作,將京劇的唱唸做打,與多媒體舞台結合,故事不是純粹的「關公傳」,而是屬於「戲中有祭,祭中有戲,戲即是祭」的儀式劇。作品希望把關公由受人敬仰的神明,「還原」為普通的人,不避諱表露其性格缺陷,讓觀眾得以從另一角度認識他,用劇場方式演繹關公的過程和心理。除了演出關公平生幾個事件、死後成神,更透過兩位幽默討喜的說書人以相聲方式說出禁戲和禁忌,例如演員演關公都要齋戒沐浴、戲班演關公死亡的戲都有心理禁忌等。通過小劇場京劇,新穎地說出關公的故事,還有關公深挖內心和自省、說書人旁觀的角度,為故事增添一種獨特的層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