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金庸:筆生傳奇

好學不倦

查良鏞好學不倦,就算在耄耋之年,且在文學界擁有傑出成就,也希望能夠赴笈海外修讀博士學位,鑽研更深的學問。查良鏞在賣出《明報》股份後,1990年代曾經到英國牛津大學講學及研究,因為讀大學時正值內戰,沒有得到一張正式的大學畢業證書,加上表哥徐志摩曾於英國劍橋大學學習,查良鏞已嚮往於英國牛津大學或劍橋大學認真求學。然而,牛津大學已經向他頒發名譽院士,證明查良鏞已經有很高的學術地位,暗示沒有必要再來大學進修,查良鏞沒有到牛津進修,也許是避免尷尬。

直到2005年,查良鏞已經81歲,當年劍橋大學校長看過查良鏞的小說英譯本,表示非常欣賞,並向劍橋的教授提名推薦查良鏞授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三個月內獲全票通過,沒人反對。查良鏞在2005年取得劍橋名譽文學博士,決定趁此機會一圓在劍橋求學的心願,攻讀歷史博士學位。劍橋大學校長了解查良鏞有堅決追求學問的心意,於是接受了查良鏞的入學申請。

劍橋大學的博士入學申請非常嚴格,需要尋找指導老師,還有提供出生證明、大學證明、語言證明及經濟證明,需要3個月時間才完成整個程序。指導老師方面,因為不少教授聽過查良鏞的大名,也佩服其學問,不太敢當他的指導老師,最後找來了劍橋大學的漢學教授、唐代史研究專家麥大維 (David McMullen) 教授任指導老師。麥大維教授並不熟悉查良鏞,但知道他有意修讀博士,欣然擔任指導老師。出生證明方面,由於從前沒有出世紙,查良鏞只好在香港一間律師行填寫宣誓書,證明出生時間及地點。由於查良鏞沒有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大學的成績單,只好提交榮譽博士及教授等證書作為大學證明。語言方面,查良鏞的中文固然沒有問題,可是查良鏞沒有參加英語考試,於是直接提交一篇英語撰寫的評論文章,得到教授通過。經濟方面,得到英國銀行的總經理撰寫信件,證明財務信用良好,查良鏞還以足夠一年用的英鎊現金支票作擔保;他又得到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的簽字保證,負責擔保自己不拖欠學校一分一毫。

查良鏞成功入讀劍橋大學的聖約翰學院,攻讀歷史課程。根據大學規定,他先要取得碩士學位,才能攻讀博士,期間也要修讀世界歷史、中國唐代史及考古學等科目。他和妻子一起在劍橋學生公寓居住,生活簡樸,專注學習,從不缺課,亦積極參與討論會和讀書會,跟學生、教授作學術交流。由於查良鏞有深厚的古漢語知識,他不時協助教授指導同學古漢語,教學相長。

查良鏞在劍橋大學的碩士及博士研究題目,本來是匈奴問題,後來了解需要深厚的匈牙利語知識,有點力不從心,轉而研究唐代的皇位繼承制度。2006年查良鏞完成碩士論文《初唐皇位繼承制度》,2010年完成博士論文《唐代盛世繼承皇位制度》,正式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金庸的博士論文焦點是唐代的政治權術,重點研究唐太宗兄弟相殘的「玄武門之變」,結合正史及野史,分析唐宮的權力鬥爭,跌宕起伏有致,有小說的味道,可讀性強。教授和同學都喜歡查良鏞,認為他治學態度認真嚴謹、博學、謙遜,又能夠帶動學術的氣氛。在劍橋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據報導查良鏞於北京大學修讀博士課程,惟年紀老邁、身體大不如前,未能完成依期完成課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