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越劇

流派唱腔

越劇在1940年代,出現了一批積極創新的演員,既繼承越劇本身的傳統,同時不斷豐富唱腔和表演程式,創造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形成各具特色的越劇流派。每個流派包含了唱、做、念及劇目的總體表演風格,以唱腔的獨創性最強,影響最大,故此亦稱為流派唱腔。劇種的流派唱腔越豐富,表演範圍就會更廣闊,其生命力會愈強。

流派唱腔由曲調和唱法兩個部分組成,各個流派有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過旋律、節奏以及板眼的變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風格。各流派唱腔的核心和關鍵,體現在起調、落調、句間句尾的拖腔、旋律上的反覆、變化的特徵樂匯及慣用音調等。在演唱方法上,主要在唱字、唱聲、唱情等方面顯示自己的獨特個性。演員通過發聲、音色及潤腔裝飾的變化,體現不同的韻味。有些細微之處,更包含著不少曲譜難以包容,甚至無法詳盡記錄的特殊演唱形態。

數到著名的越劇流派,小生行當有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徐(玉蘭)派和陸(錦花)派等,合稱越劇四大小生流派。

尹派:唱腔委婉舒展、柔中帶剛,著重以字制腔。流派傳人包括尹瑞芳、尹小芳、趙志剛、茅威濤、蕭雅、王君安和張學芬等。

范派:唱腔渾厚淳樸,文雅穩重,著重節奏抑揚頓挫和語調的緩急輕重。流派傳人包括陳琦、邵文娟、史濟華、韓婷婷、章瑞虹、方雪雯和吳鳳花等。

徐派:唱腔高亢灑脫、聲情並茂,有很強的感染力,採納其他劇種的技巧融會貫通。流派傳人包括徐小蘭、汪秀月、錢惠麗、鄭國鳳、徐持平和錢麗亞等。

陸派:唱腔婉約柔和、清醇味厚,特別講究運腔,其鼻腔共鳴、腦後音及喉音共鳴運用與眾不同。流派傳人包括曹銀娣、黃慧、夏賽麗、許傑、廖琪英和徐標新等。

花旦行當方面,最著名的有袁(雪芬)派、呂(瑞英)派、王(文娟)派和傅(全香)派。

袁派:唱腔質樸委婉、節奏變化多端,以真實情感取勝,重視潤腔、氣口運用及力度對比。流派傳人包括戚雅仙、張雲霞、金采鳳、呂瑞英、筱月英及朱東韻等。

呂派:在袁派委婉質樸的基礎上,展現絢麗多彩和雍容花俏的腔調,重視音樂感及人物刻劃。流派傳人包括陳輝玲、黃依群、孫智君、吳素英、張永梅、趙海英和周妤俊等。

王派:唱腔平易樸實,自然流暢,韻味濃鬱,吐字雅中帶濃艷。流派傳人包括孟莉英、周雲娟、徐玉萍、單仰萍、王志萍、陳曉紅、舒錦霞、張麗、李旭丹和忻雅琴等。

傅派:嗓音明亮寬廣、細膩傳神,唱腔俏麗多變,表演富有激情。流派傳人包括何英、陳飛、陳藝、陳穎、顏恝、張蓉華和胡佩娣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