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越劇

梁山伯與祝英台

劇情簡介

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的祝家有一女英台,女扮男裝到杭州遊學,中途遇到來自會稽的同學梁山伯,兩人同窗三年,惺惺相惜、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終不知祝英台是女兒身。其後祝英台中斷學業回鄉,梁山伯到上虞拜訪祝英台,才知道三年同窗好友竟是女紅妝,欲向祝家提親,此時祝英台已許配給馬文才。梁山伯當縣令時,因過度鬱悶而過世。祝英台出嫁時,經過梁山伯的墳墓,突然狂風大起,阻礙迎親隊伍前進,祝英台下花轎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墳墓塌陷裂開,祝英台投入墳中,墳中冒出一對彩蝶,雙雙飛去。

越劇經典

上虞縣祝英台的傳說在浙東地區流傳千載,當地與越劇發源地嵊縣皆位於浙江紹興,梁祝的故事早就成為浙東多種民間小調的題材,也順利成章成為越劇必演的劇本。1917年,白玉梅與王永春共同排演三本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奠定越劇《梁祝》的基礎。1939年,名伶袁雪芬和馬樟花合作演出了《梁祝哀史》,對劇本內容加以刪改。1945年,袁雪芬和范瑞娟等名伶再次演出時,增加了「三載同窗」等場次,成為目前《梁山伯與祝英台》演出本的基礎。蘇浙地區的人民擁有深厚的梁祝情結,即使不會唱越劇的人,都對《梁祝》的旋律有印象,可謂家喻戶曉。

中國首部彩色電影

1952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攜同上海越劇院拍攝越劇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更成為了中共建國後第一部彩色電影。該片由袁雪芬飾演祝英台、范瑞娟飾演梁山伯。故事由袁、范二人口述,徐進及桑孤筆錄,黃沙及桑孤導演。《梁祝》的電影串連草橋結拜、三載同窗、十八相送、樓台會和化蝶等主要情節,為觀眾帶來細膩動人的民間愛情傳說。電影放映後得到國家領導人的擊節讚賞,更於香港、英國和法國等地進行海外放映,獲得極大的迴響,亦成功使越劇為全球觀眾認識。

全明星版本

2008年,由紹興市演出有限公司策劃,邀請了全國十二間越劇團的台柱演員,合力排演全明星版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並於全國巡迴演出,演員包括王君安、吳鳳花、陳飛、吳素英、趙志剛、陳娜君、謝群英、陳輝玲及張小君等。這個版本網羅范、尹、傅、王、徐、金、呂、張八大流派的傳人,成為《梁祝》排演的一項紀錄。該版本由「詩化戲曲導演」楊小青執導,除了保留民間傳說的精髓,亦突出了越劇抒情細膩的特長,融匯各大越劇流派的魅力和演員的表演藝術。音樂方面以小提琴貫穿整個劇碼,並採用大樂團進行前期的音樂錄製等。 

新編版本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近年搬演全新改編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改編用上七年時間,集中以歌舞說故事。劇團團長兼梁山伯扮演者茅威濤老師,接受香港報章訪問時,提及新版要處理的問題,好像梁山伯和祝英台由友誼到戀愛的過渡,以及結局的表達方式。她指,梁山伯循規蹈矩、祝英台喜歡挑戰,他們在對方身上找自己沒有的東西。老師又解說劇中扇子的表現手法:扇在劇中是一個符號,既代表書本,又是蝴蝶,兩扇相合象徵圓滿。為追求細緻的演繹,茅老師特地花上三個月學習崑劇的扇子功夫。她認為,劇中關於愛的承諾和誓言,是人類永恆的信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