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佛誕

覺光長老

原籍遼寧 幼具慧根

覺光長老為香港佛教聯合會的創會會長,多年來對香港的佛教發展貢獻良多,亦在中港關係上擔任一重要位置。

覺光法師原籍遼寧,俗姓谷氏,一九一九年出生,以母氏為虔誠佛徒,幼具慧根,十一歲在天童寺受比丘具足戒,之後到由天台教觀第四十三祖諦閑老法師所建的浙江寧波觀宗寺,進讀寺中設辦的「戒律學院」及「研究學院」。一九三九年,諦閑老法師的法子寶靜法師在香港荃灣創辦「弘法精舍佛學院」,由寶靜法師招收一批青年學僧到港深造,當中包括了剛修業期滿的覺光長老。

覺光長老在弘法精舍親炙寶靜大師,得寶公傳授天台教義,促使覺光長老繼顯明法師後成為天台教觀第四十六代傳人,法名是「起本」。一九四零年農曆十一月廿九日,寶公示寂於上海玉佛寺,覺光長老則因日軍侵港而逃難桂林,抗戰勝利後,覺光長老立即返港,完成寶公未竟之佛教工作。當時長老有兩大心願:一為成立香港佛教聯合會;二為創設香海正覺蓮社,以紹傳天台宗教觀。至一九四五年和一九四六年佛聯會及正覺蓮社分別成立。

佛誕公假 港人受益

自一八四一年,英殖民者割佔香港以來,本地居民雖華洋雜處,但以華人為主。港英政府無視香港大部分人士對佛教的尊崇,只許有西方宗教假期。早在六十年代,覺光長老已聯同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向港英當局要求將佛誕列為公眾假期,但港英當局只是拖延。一九九六年一月覺光長老等收集全港八十多萬佛教徒和大多數市民的支持簽名,鄭重提出要求,將佛誕列為公眾假期。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歸以後,經特區行政會議議決,佛誕公眾假期終為落實。覺光長老說:「香港在九七後能有公眾假期,是香港宗教自由的最大體現。由於我們香港佛教已爭取到佛誕公眾假日,並影響到澳門和台灣佛教人士積極爭取佛誕公眾假日呢。」

過渡回歸 出謀獻策

覺光長老在一九八四年獲邀參加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儀式;翌年赴北京出席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會議;一九九二年覺光長老赴京接受香港事務顧問聘書;一九九五年覺光長老出任特區籌委;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在會展中心出席回歸大典,見證歷史重要時刻。十多年間長老為香港過渡出謀獻策。他曾說保持香港安定、繁榮是香港佛教徒不動的信念。他堅信回歸後香港宗教有充分自由,因為他親自參與基本法起草工作,明瞭中央政府對保證香港回歸後宗教自由問題做了大量工作。所以在回歸前,他多次公開呼籲佛教徙應該明確自己的責任,在回歸後要積極參與淨化社會的工作。

長老在多年前說過,社會秩序的建立,除了用以強制外在的法律,就是導向心行的道德。道德是自發自覺的操持,可以啟發誘導,而不能強人所難。中國儒家的仁愛、道家的法自然、基督教的愛、佛教的慈悲,可以歸納為仁、慈、愛,這中間雖有相當距離的深淺程度差別,但它們抑惡導善的方向卻是一致的,若能以大般若智,破除我執我見,消除壁壘,互諒互重,必能使香港地區化暴戾為祥和。

興弘佛教 培育僧材

覺光長老指出,《華嚴經》有云:「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自己身為佛弟子,興弘佛教,普化度眾,職志當然。香港佛誕假期爭取成功,實有志者事竟成,港人將世代受益。他說,鑑諸以往,可證凡事都基於「心願」;心願越大,所形成的力量越大,所以我們永不氣餒,朝著「同體大悲」的菩薩大道,勇往邁進。

長老說,雖然香港佛教近半個多世紀以來所做的文化教育及社會慈善福利事業,遠遠超過以往幾百年來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是「弘法利生」的具體表現,但就社會要求來說,還遠遠不夠!更準確地說,做社會文化教育及慈善福利事業,是佛教徒應做之事,但它不是主要的,而是輔助性的,屬於第二位的;佛教四眾弟子首要任務是修持,不但自己認真修行,還要別人踏踏實實去修行,所謂「自覺覺他」、「自利利他」,這是佛教的根本宗旨,許多人才能得到真正的裨益。

「社會上還有許多顛倒迷惘的眾生,我們必須要喚醒他們,打破他們貪、瞋、痴的迷夢!告訴他們:甚麼是佛?直截了當地一句話:『佛是人生的覺者。』絕不是甚麼泥塑木雕的偶像,所謂佛,他是已經覺悟了的眾生,而眾生是尚未覺悟的佛。因此說,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只要信佛,學佛,一定能成佛,未能成佛的緣故,是眾生迷惘不覺!沉淪在生死海中流轉不息。佛陀的教誨如不滅的慧燈,它照亮著人生迷茫的航程,使其達到人生嚮往的安詳、自在、圓滿的彼岸!」為了宣揚佛教的教義,長老更參與佛教電視節目,在熒屏上向觀眾談佛教與人生。

如果說為香港六百萬人爭取佛誕公眾假日,是覺光長老第一大宏願的話,那麼創建「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就是他的第二大宏願。

二零零零年初秋,覺光長老被公推出任「香港佛教僧伽學院」首任院長。相比內地和台灣創建「佛學院」如雨後春筍,香港起步較晚,但長老很有信心,因為香港佛教需要有一個「僧伽學院」,培育僧材,紹隆佛種,住持正法,淨化人心,定得到「天龍八部」的護持。

佛界中人說,覺光長老「道心強」、「願力大」,在內地和國際均有崇高的威望,有他的領導,加上佛教四眾弟子的鼎力支持,「香港佛教僧伽學院」自會早日實現。菩提種子撒播香江,他日必會開花結果,香港佛教的明天亦一定會更好。

續佛慧命 普利群生

自此,覺光長老以香港為弘法基地,他每事躬親,盡形事佛。五十多年來續佛慧命,度化眾生。在國際間致力宗教推展,促進世界和平等工作,經常赴外地弘法或出席會議,所到之處,信徒皈依門下者數以萬計。在內地改革開放後,長老積極推動香港與內地佛教交流,建立良好關係。

覺光長老在戰後參與創立香港佛教聯合會,歷任第一屆董事,及兩任弘法主任,十八年總務主任,自一九六六年起,任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至今。此外並擔任佛教各大團體職務。五十多年來,覺光長老領導佛教四眾建樹良多,包括倡建耗資數千萬元具有完備規模之佛教醫院、佛教墳場、佛教中小學及幼稚園、安老院、青少年康樂營、青少年活動中心、老人康樂中心等五十多間等,種種善業,普利群生,使幼者得教、老者得養、病者得癒、亡者得安。

覺光長老幾十年推展佛教事業,服務社會大眾,四字概括 —— 「弘法利生」,夙夜匪懈,從未間斷。一九六六年,他捐出其個人所有粉嶺百福村土地,建立佛教寶靜安老院,收容無依老人達一百零八名,先後獲香港公益金、社會福利署之津助,一九七七年為響應政府「老人服務綠皮書」計劃,再捐出土地七萬多呎,興建可供收容老人一百一十七名之佛教寶靜護理安老院,為全港第一間護理型安老院,專收容殘弱老病之老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