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佛誕

求道參佛

要參明佛教義理,必先理解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現在為大家解答幾個常見問題吧,再附以佛偈數則,供大家參詳參詳。

佛學問與答

佛陀是甚麼?

佛陀,這是印度古代梵文的音譯。

佛陀,含有自己覺悟、覺悟他人、覺悟一切而無所不知無時不覺的意思,所以,又被稱為一切智人或正偏知覺。

佛陀,簡譯為佛,是在我們這個世界,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西元前六二三年),生於印度迦毘羅衛城的釋迦太子,成道之後,稱為釋迦牟尼。釋迦是族姓,意為能仁,牟尼是印度古代對於聖者通用的尊稱,意為寂默。這就是佛教的教主。

但是,從釋迦牟尼的言教中,使我們明白,在現有歷史的記載中,雖然只有釋迦一人是佛,可是過去久遠以前,這個世界曾經有佛出生,未來的久遠以後,這個世界仍將有佛出生,現在的十方世界,也有很多的佛存在。所以,佛教不以為佛陀是獨一無二的,佛教承認過去、現在、未來,有著無量無數的佛陀,乃至相信所有的人,所有的有情眾生(動物),不論已經信佛與否,將來也都有其成為佛陀的可能,因為佛教相信:佛陀是已經覺悟的眾生,眾生是尚未覺悟的佛陀。在境界上,凡聖雖有不同,在本質上,佛性一律平等,所以,佛教不將佛陀當做唯一的神來崇拜,也不承認另一個宇宙的創造神的存在。所以,佛教徒是無神論者。

佛教的教主?

要想知道佛教,首先必須知道教主釋迦牟尼的歷史。

釋迦牟尼是人,不是神!他是公元前六世紀時的人,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羅衛城( 尼泊爾邊境地區) ,是淨飯王的太子。他從小就對人生基本意義特別關心,當他是王子的時候,有幾次出外郊遊的過程中,發現了衰老、病痛與死亡等現象,引起了他對生命存在及其價值的深切憂思,萌發了出家修行的念頭。在他廿九歲那年的一個夜晚,他毅然捨棄了王位的繼承權,悄然離開王宮,出家作了「沙門」。

菩薩是甚麼?

菩薩,這也是梵文的音譯,並且是簡譯,全譯是「菩提薩埵」。它的意思,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菩薩,便是覺有情。有情是指有情愛與情性的生物,那也就是動物。菩薩是覺悟的有情,並且也能覺悟一切眾生的痛苦,同情一切眾生的痛苦,進而解救一切眾生的痛苦。所以,通俗都將樂善好施及扶困濟厄的人,稱為「菩薩心腸」。

菩薩的本義,和民間的觀念大不相同,菩薩是信佛學佛之後發願自度度人乃至拾己救人的人。所以,泥塑木彫的土地城隍牛鬼蛇神,絕對不能稱為菩薩。

菩薩是眾生成佛的必經身份,眾生要成佛,必須先發大願心,最主要的有四條,稱為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可見,要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菩薩,並不容易。

不過,從最初的發心發願,直到成佛為止,都可稱為菩薩,所以有凡夫菩薩與賢聖菩薩的不同。通常在佛經中所說的菩薩,都是指的聖位菩薩,菩薩共分五十二個階位,只有十二個階位是聖人,那就是從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覺、妙覺。其實,妙覺菩薩就是佛,等覺菩薩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中國人最熟悉的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便是等覺位的大菩薩。

和尚、尼姑、居士是甚麼?

對於和尚、尼姑、居士,這三種名稱的本意,能夠清楚的人,恐怕不會太多,雖然這已是非常通俗的名詞。

和尚一詞,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正像出家人的身份一樣:「上共君王並座,下與乞丐同行」。既是尊貴的,也是卑賤的。大叢林的一寺之主,稱為方丈和尚,該是多麼的尊嚴;鄉愚唯恐生兒不育,也給取名叫做和尚。

和尚是甚麼意思呢?一般人的解釋是「和中最上」,或者是「以和為尚」,因為佛教的出家人,要過「六和敬」的僧團生活,那就是: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這又稱為「六和合」。所以他們的解釋,似乎也有理由。

但是,當我們追根尋源,找出了「和尚」的出發點時,上面這一解釋,就要不攻自破了。

和尚一詞,純由於西域語言的音轉而來,在印度,通稱世俗間的博士為「烏邪」,到了于闐國則稱和社或和闍(Khosha ),到了中國則譯成了和尚(見寄歸傳及秘藏記本)。所以在印度的外道也有和尚及和尚尼的(雜阿含卷九零二五三及二五五等)。

可見和尚一詞,並非佛教的專有名詞,但在佛教,確有它的根據,佛教的律藏,稱剃度師及傳戒師為鄔波馱耶(Upadhyaya ),「和闍」一詞,就是根據這個而來,「和尚」一詞,更是漢文的訛誤,最早見於漢文中的,可能是石勒崇信佛圖澄而號佛圖澄為「大和尚」。

但在律中往往不用和尚,而用「和上」以別於流俗的訛誤,因為,依照鄔波馱耶的原意,應當譯為親教師,也唯有受了比丘戒十年以上,並且熟知比丘及比丘尼的二部大律之後,才有資格為人剃度、為人授戒、而被稱為鄔波馱耶。這既不同於印度俗稱博士的烏邪,更不同於中國誤傳的和尚── 老僧是老和尚,小沙彌是小和尚,乃至阿毛阿狗恐怕長不大,也可取名叫和尚。

在佛教的律制中,初出家的,叫做沙彌(意思是勤加策勵,息惡行慈),生年滿二十歲,受了比丘戒,稱為比丘(意思是乞士── 上乞佛法,下乞飲食。中國人誤傳為「德比孔丘,故稱比丘」,那也是笑話)。受了比丘戒的五年之內,不得做出家同道之師;五年之後,若已通曉戒律,始可以所學的特長作師,稱為軌範師,梵語叫做阿闍梨耶,受人依止,教人習誦;到了十年之後,可作親教師;到了二十年之後,稱為上座;到了五十年以上,稱為耆宿長老。

可見,中國對和尚一詞的運用,實在不合佛制。

「尼姑」一詞,也是中國人的俗稱,並不合乎佛制的要求,所謂尼姑,是指佛教的出家女性。

本來,印度以尼(ni )音,代表女性,有尊貴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專用。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彌尼,大的叫比丘尼,意思是女沙彌及女比丘。
到了中國,每以未嫁的處女稱為姑,故將佛教的沙彌尼及比丘尼稱為尼姑,並沒有侮辱的意思,所以在傳燈錄中,佛門大德嘗以師姑稱尼姑;但到明朝陶宗儀的輟耕錄中,以尼姑列為三姑六婆之一,那就有輕賤的意思了。因此,晚近以來,尼眾姊妹們很不願意人家當面稱她們為尼姑。

根據梵文,尼即女音,加上姑字,即成女姑,以文訓義,根本不通,女別於男,既有女姑,難道尚有男姑不成?如果一定要稱為姑,那該有個比例:女道士稱為道姑,打卦女稱卦姑,女比丘當稱為佛姑;同時,耶教的女修士,中國人也該稱她們為耶姑,否則,就有厚此薄彼之嫌了。

「居士」一詞,也非佛教的專有,在中國的禮記中就已有了「居士錦帶」一語,那是指的為道為藝的處士,含有隱士的意義。

在印度,居士也不是出於佛教所創,梵語稱居士為「迦羅越」,不論信不信佛教,凡是居家之士,便可稱為居士。

佛教對在家信徒尊稱為居士的由來,大概是出源於維摩詰經,維摩詰共有四個尊稱;方便品稱為長者,文殊問疾品稱為上人及大士,菩薩品等則稱為居士。因據羅什、智者、玄奘等大師的解釋,維摩詰是東方阿 佛國的一生補處菩薩,示現在家相化度眾生,所以用居士一詞稱在家的佛教徒,也含有尊為大菩薩的意味在內了。

可見,一個名副其實的居士,便該是一位大乘的菩薩,決不是帶有灰色氣氛的處士或隱士。

然在長阿含經中,唯將四大階級的第三階級吠舍種稱為居士,並將輪王的主藏(財貨)大臣,稱為居士寶,那末居士者,相當於商人、經理或者是實業家了。

佛偈

隧道

一名叫善介的武士來到江戶流浪,一個偶然的機會,使他成爲江戶一位將軍的內侍。不久他與主人的寵妻勾搭成奸,被主人發現,主人一氣之下,拔刀向善介刺來。善介爲自衛,與主人廝殺起來。年老的將軍當然不是年輕武士的對手,幾個回合下來,主人成了善介的刀下鬼。善介爲躲避官府的懲罰,攜帶情人逃跑了。

後來,善介與情人淪爲盜賊。他的情人心若蠍毒,而且過於貪婪,善介逐漸開始冷落她,最後乾脆離開她,成了個雲遊的乞丐。

善介逐漸醒悟過來,爲了贖清過去的罪惡,決定在有生之年,爲大家做些善事。

一天,善介來到備前,這裏的交通十分不便,路上有一懸崖,許多人在這裏喪命。於是,他決心開闢一條隧道。善介白天外出乞食,晚上挖掘隧道。三十年之後,隧道已經完成2280 英尺長,20 英尺高,30 英尺寬。

此時將軍之子已長大成人,而且是劍道高手,他訪尋到善介的蹤迹後,便要殺他以報父仇。而早已把個人生死置於身外的善介,坦率地對將軍之子說:「我犯了彌天大罪,願意讓你殺死我,但必須讓我完成這項工作,工作完成之日,你可以殺我。」

於是,將軍的兒子守在隧道口,看守著他。幾個月過去了,善介繼續挖掘,將軍的兒子無事可做,心煩意亂,爲了消磨時光,也爲了早報父仇,他開始幫助善介一同挖掘。又一年過去了,將軍之子開始欽佩善介的堅強意志和決心。

兩年後,隧道終於完成了,人們開始使用隧道,並安全通過,望著絡繹不絕的行人,善介心滿意足地笑了。

善介說:「隧道通了,你可以殺我了!」

將軍之子含著熱淚撲進老態龍鍾的善介懷中說:「我怎麽能殺我的老師呢?」

我早已把她放下了

據說古代有兩個雲遊僧,他倆天天外出沿門托缽乞討。

一天下雨之後,師兄弟二人又托缽雲遊,偶然碰到前面有個水坑阻路。恰巧有個衣著華麗的小姐也走到這裏,可是水坑太髒,這位漂亮小姐惟恐弄髒自己的衣服,站在水坑邊猶豫不決。

當小姐看到兩位僧人過來時,便對他們說:「我想過這個水坑,二位師父能幫忙嗎?」

小師兄連忙擺手說:「這決不行,我們出家人是不近女色的!」

大師兄看著小姐乞求的眼光,說:「出家人慈悲爲懷,我抱你過坑!」

說著把手中的缽推給師弟,自己毫不猶豫地抱著小姐過坑。

過河之後,師兄弟二人繼續行腳,經過長久的沈默之後,小師弟終於忍不住了,他埋怨道:「師兄,你不應該抱著那小姐過坑,這有損我們出家人的威信!」

大師兄毫不客氣地說:「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怎麽還抱著她!」

抱女過坑的,心中並沒有抱持著女色,坦坦然無牽無挂。一直抱持著女色的不正是那個小和尚嗎?

本來無一物

慧能在五祖弘忍那裏舂米,一過就是好幾年。弘忍大師自知將不久于人世,便令門人各作一偈,以呈心得,得旨者得衣缽。

神秀上座是弘忍的大弟子,他在牆壁上寫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試,莫使惹塵埃。

五祖讀後,認爲尚未見性,但照此修行,也能證得聖果。

慧能在磨房聽人傳誦神秀的偈子,便說道:「美是很美,可並沒有開悟。」

師兄弟們聽到一個舂米的這樣無理,就呵責說:「你懂什麽?不要妄發狂言!」

慧能不識字,他口誦一偈,也請人寫在壁上。偈云: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學僧們看到此偈,都非常驚訝。五祖也被驚動,讀了慧能的偈,認爲法脈在此。但唯恐人加害於他,就用鞋擦去偈文,口中說道:「這是誰寫的,也沒有見性。」

過了幾天,五祖親自來到磨房,見慧能正在舂米,便意味深長地問道:「米舂好了嗎?」

慧能答:「米舂好了,只是缺少個篩子!」

弘忍聞言暗喜,用拐杖在地上敲了三下,便揚長而去。

夜裏三更時,聰明的慧能來到弘忍的禪房,五祖單獨爲他講《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慧能大悟高興地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五祖見慧能已經開悟,便把衣缽傳授給他,慧能便成爲禪宗六祖。

在這則禪話中,神秀的偈語是主張漸修的,講的是悟前的修行次第;而六祖慧能的偈語是主張頓悟的,講的是悟後的實證境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