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貨運發展

工潮影響

漫長的四十天工潮終於在本月初結束,從碼頭工人角度看,雖然加薪幅度不過9.8%,遠低於十多年來的通貨膨脹,但最重要是罷工工人由始至終團結一效,所以即使工會不被資方承認,但卻在工人間建立信任及凝聚力。工聯會爭取的12%加薪方案最後經商討定為5%工資 + 2%津貼方案,雖然未被工人接納,但與職工盟最後9.8%加薪方案相距不多。職工盟在罷工期間所籌得的罷工基金超過800萬元,可見香港市民對爭取勞工合理權益的意識已遠高於從前,所以不少市民均支持外判工人和工會。

這次罷工除了讓香港人了解碼頭工人的待遇外,亦令大眾關注香港貨櫃碼頭的聲譽受損,令原本正走下坡的貨櫃運輸從此一蹶不振。在十多年來沒有加薪的情況下,工人薪金過低,加上工作環境欠佳,他們要求改善待遇十分合理;不過工人亦需注意到,他們與廠商其實同樣必須面對香港貨櫃運輸業的困局,單單是三月尾4天罷工已令葵青碼頭裝卸量按年下跌5.9%,跌至142萬個標準箱,而四月整月受到工潮影響,相信情況會更加嚴重。工潮令貨運出現延誤,而原本打算使用香港港口的公司亦暫時轉投深圳及廣州等港口運送貨物,而有些公司更擔心香港將來仍會爆發工潮,所以他們選擇改用其他港口或再觀察香港一段時間。重新建立口碑一般需要較長時間,在這段期間,碼頭公司須正視員工待遇問題,與工會溝通達成共識,才是真正保住口碑和聲譽的最佳方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