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貨運發展

香港貨櫃碼頭史 – 二次大戰前

香港由超過250多個島嶼以及與內陸相連的九龍半島組成,擁有360公里海岸線,維多利亞港水深港闊,平均水深達12米,有四季不結冰,本身擁有獨一無二的地理與自然環境作優勢,難怪香港一直有天然良港的美譽。自從1842年鴉片戰爭後,中國戰敗後根據南京條約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而及後英國從北京條約中亦把九龍半島及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以南的整個新界區域,令香港變成英國人拓展東南亞市場的基地。

英國佔領最初30年,土地只局限於港島及油麻地至尖沙咀地區,所以英國於中環、銅鑼灣一帶進行多次填海工程,以興建各類客貨運碼頭配合發展。自1882至1930年間,英國流入不少私人資金發展海運如尖沙咀的九龍倉庫、紅磡鶴園一帶的黃埔船塢,港島堅尼地城海旁一帶的船隻靠岸和倉庫區,及位於西灣河的太古船塢,讓香港成為重要運輸港口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