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範疇代表推選活動

當選藝術範疇代表

藝術評論

吳壽南( 吳鏡輝) 先生

在候選藝術範疇之經驗

香港藝術行政

政綱

我們的目標是要使香港成為一個世界級的國際大都會,所以必須在市民素質上有一個全面發展,在文化藝術發展中要有自己的民族性和國際視野。

香港回歸祖國已經十年,中央政府確立的「一國兩制」方針在香港得以貫徹落實。《基本法》賦予我們藝術創作和活動,享有充分的自由,我們一方面要維護和珍惜這自由空間;另一方面也要尊重他人的權益和感受,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社會氣氛,有利於香港社會的穩定和長遠發展。

香港文化藝術的發展,除了重視高水平藝術項目;建設國際級的藝術設施,提高市民的視野外,也要重視群眾性藝術普及和藝術活動,加強市民的參與和投入,如果忽視群眾性藝術普及和活動的支持,必然會使文化藝術發展受到極大的限制。所以要加強文化藝術界別的相互溝通,協助各個藝術界別的需求,使公眾資源得到合理的分配,使香港文化藝術得以健康發展。

本人從事藝術行政、推廣和文化交流工作,已有四十年的經驗,我會利用這些經驗和社會網絡為香港文化藝術界服務並作出貢獻。

藝術評論

陳清僑先生

在候選藝術範疇之經驗

擁有超過20 年藝術及文化評論教學與發展經驗,並發表過相關著作。為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的創會會員,並為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評論方面的顧問。

政綱

評論是文化發展的關鍵。它 –

  • 提高藝術創作、生產和傳達的素質,協助維持專業水平
  • 促進思想、價值和情感的流動,鼓勵公眾討論和了解藝術的當代意義
  • 推動藝術風格、文化形式及創意思維的持續發展

評論文化具活力,大家便珍惜藝術,視之為生活一部份。

文化發展由民間主導,更有助公民社會健康成長。

藝發局應:

  1. 製定短、長期計劃,於本地土壤培養具視野的當代評論
  2. 確立資源運用的策略,使評論和交流的多元文化,在城市生活的各層面充份發展(由公共媒體、小眾傳達、專業交流、到創新教育、社區論壇)
  3. 在社區設立具體項目,使評論(知性、創意的活動)能結合文化設施(軟、硬件)而持續發展
  4. 倡議製定計劃,為香港的文化發展策略、教育改革和創意產業政策,構築未來廿年的藍圖

藝術教育

黃素蘭女士

在候選藝術範疇之經驗

近年為前線教師策劃的活動,包括:「藝術教育空降計劃」(2000) 、「美術教師培訓與協作計劃」(2000-02) 、「課程統整與全方位教學— 校本藝術教學單元設計計劃」(2001-02) 、「學校與藝術家的互動— 創意美術教學聯展」(2002) 、「視覺文化教學培訓課程」(2003) 、「第四屆海峽兩岸美術教育交流會」(2003) 、「創意學生獎勵計劃」(2005 至今) 、「創意成長路:中小幼稚園學生創作聯展」(2006) ,以及「促進藝術學習的評估協作計劃」(2007-08) 等;並於2003 年帶領香港美術教育協會獲香港藝術發展局(ADC) 頒發「優秀藝術教育獎( 非學校組) 金獎」。

出版方面,曾編著《美術教育:研究與視野》(1999) ;合編《創意美術— 學與教的互動》(2002) 、《第四屆海峽兩岸美術教育交流會論文集》(2003) 、《藝術教育空降匯編》(2005) 、《尋找. 發現. 超級自我:創意學生獎勵計劃— 教材系列(1) 》(2006) 、《創造. 故事. 社區:創意學生獎勵計劃— 教材系列(2) 》(2007) ;並著中一至中三《美術世界》(1999) 教科書6 冊,以及《美術教育— 口述歷史》(2001) 。

政綱

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教育組應該定位為一個高層次的藝術推廣組織,以宏觀角度研究香港藝術教育政策與發展空間,團結香港的藝術教育團體與機構,共同建構香港的藝術文化氛圍。本人認為藝術教育組的服事對象應該包括:學校藝術教育、公眾藝術教育,以及專業藝術教育。針對這三個層面,本人的政綱如下:

  1. 推動協作文化:鼓勵藝術團體及大專機構與中、小學藝術教師協作,共同開發多元的藝術教育活動;
  2. 建立藝術學習社群:為學校提供分享及觀摩成功的藝術或綜合藝術教育的具體教學經驗與實例;
  3. 拓展藝術愛好者及觀眾:一個地方的藝術文化需要時間經營,協助幼稚園發展藝術教育,相信有助發展未來的藝術愛好者;與此同時,亦可以帶領他們的家長成為藝術觀眾;
  4. 改變社會人士的價值觀:透過家長教育,除了可以達至公眾藝術教育的目的外,亦可以讓家長認識到藝術教育對兒童成長及培育創意、解難等能力的重要性,日後不致阻撓青少年選修藝術課程的志趣;
  5. 研究藝術教師的「認可」機制:無論是學校藝術科教師或教學藝術家,都需有一個明確的「認可」機制;
  6. 關注專上院校 ( 包括社區學院 ) 的藝術教育課程與收生政策;建議院校開設藝術的選修科,讓年青人有機會接觸藝術課題。

舞蹈

何浩川先生

在候選藝術範疇之經驗

雲南省歌舞團主演15 年;定居香港後全職從事舞蹈工作,曾為香港舞蹈團、演藝學院、台北民族舞團編舞;舞蹈教育方面,為中大校外部、教協、港專、工聯會進修中心籌劃舞蹈課程並主教;為校際舞蹈節、各類比賽擔任評判;曾任藝術發展局增選委員、審批員;經常發表舞蹈藝術論文及評論;由1997 年起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委員;義務擔任香港舞聯副主席;曾任舞蹈界聯席會議副主席;多次獲康文署委托舉辦國際性舞蹈專場並任藝術總監、統籌。

政綱

  1. 推廣、普及、發展為基礎:
    1. 珍惜、促進群眾性舞蹈熱潮、全面推廣東方 ( 包括中國 ) 、西方各類具代表性的舞種。提倡多元化、有益身心健康、陶冶情操、提高藝術品味的舞蹈活動,並滲入社會民間。
    2. 舉辦全港性的舞蹈日、舞蹈節、滙演、讓老、中、青、幼各年齡層次愛好者均有發揮的天地。
    3. 繼續爭取改善 ” 活動場地 ” 、 ” 研討園地 ” 、 ” 專業諮詢 ” 、 ” 媒體宣傳 ” 諸方面的條件。
    4. 加強本港舞蹈界內部合作、互助,注重國際性的文化交流、合作。
  2. 創意、特色、個性、多元為核心:
    1. 珍惜、促進本港創作自由的一貫優勢,鼓勵強調個人風格及獨創。
    2. 政府應繼續在各方面大力支持幾個職業舞蹈團,並要求他們向國際性高水準邁進;並逐漸積累一批精品保留節目。
    3. 培養和支持具潛力的舞蹈創演人材 ( 包括在非職業舞團工作的優秀舞蹈人材 ) 提供各方面條件使他們的特長得以發揮。
    4. 每年或隔年舉辦 “ 原創作品 ” 滙演 “ 展演 ” ( 大、中、小型 ) ,並配以研討會等各種活動、努力提高創作水準;爭取更多精品問世。
    5. 大量民間舞團頗具活力、能量,應在各方面適當支持,畢竟他們佔舞蹈界絕大多數同職業舞團相輔相成、形式生機勃勃的藝術環境。

戲劇

古天農先生

在候選藝術範疇之經驗

1983-93 年為香港話劇團演員( 其後任助理藝術總監) ,1993 年至今任中英劇團藝術總監至今。編導演各方面皆有不少作品。亦曾任ADC 之評審委員,並曾為ADC 主持藝術會議,現時任ADC 顧問( 戲劇) 。

政綱

本人從事戲劇工作已四十年。從業餘年代 ( 校協戲劇社 ) 到專業劇團 ( 香港話劇團、中英劇團 ) 皆有參與,亦見證了香港戲劇發展。除了專業經驗外,本人亦參與不少社會公益事務,出任顧問工作包括香港電台、康文署、演藝學院、傑出青年協會、香港戲劇協會等。最近更出任 ADC 之顧問。本人現職之中英劇團多年來得到 ADC 資助,是以對劇團、劇壇所需要的支持相當清楚。

本人有意參選並希望做到如下數點:

  1. 戲劇文化、全民普及 ( 我指的不單是西九 ) ;
  2. 以 ADC 之力,爭取合理資源,為新進藝團打造一個可以健康發展的平台;
  3. 促進香港與內地及國際間的文化交流;
  4. 提高香港的戲劇水平;
  5. 集結文化、教育和社會力量、提升香港人文素質。

電影藝術

杜琪峰先生

在候選藝術範疇之經驗

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電影及媒體藝術組主席

政綱

製造機會給予年青新一代發展電影藝術。

文學藝術

寒山碧( 韓文甫) 先生

在候選藝術範疇之經驗

從事編輯及撰述工作長達三十九年,已出版著作二十六種,為國內外( 國際) 知名作家。曾任藝術發展局評審員,現任藝術發展局委員兼文學組主席。

政綱

  1. 堅持創作和表達自由,排除意識型態對評審工作的干預。
  2. 不分黨派、不搞小圈子、不分彼此、一視同仁。
  3. 維持評審工作的公平性和客觀性。
  4. 為文學界向政府爭取更多資源。
  5. 努力推動《香港文學史》和《香港文學大系》的編纂工作。
  6. 爭取恢復《香港文學年鑑》。
  7. 培養新苗並撥資源設立新人請益指導的常設小組 ( 完全自願 ) 。

音樂

費明儀女士

在候選藝術範疇之經驗

女高音歌唱家;五十年合唱/指揮經驗,57 年教學( 聲樂/音樂) 及演唱經驗,現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音樂顧問及「香港中樂團」資深顧問,香港藝術發展局歷任委員— 音樂組主席( 成立至今) 。

政綱

制定完整的藝術政策,履行正確的藝術教育,促進繁榮的藝術文化,願為發展香港文化事業全力以赴。

視覺藝術

李錦賢先生

在候選藝術範疇之經驗

曾任香港藝術發展局視覺藝術委員會主席(1998-1999)

曾任康樂及文化事務推擴顧問(2000-2001)

在中國繪畫,書法,創造近四十年。曾統籌香港回歸展及每年全港大型展覽及國慶慶祝活動。

政綱

  1. 公平 - 公平地運用資源 , 使不同界別的藝術均得到平衡的發展 。
  2. 公正 - 對任何團體或個人 , 均以公正的態度協助他們得到發展藝術的資源。
  3. 公開 - 廣泛諮詢藝術界的意見 , 制訂推動藝術發展的政策。
  4. 對普及藝術及專業藝術的發展同等重視 , 協助卓越藝術和新進藝術家的發展 。
  5. 致力推動香港與中國內地的文化藝術交流。
  6. 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藝術交流 , 使香港的藝術成就受到世界人士的認識。
  7. 繼續為藝術界爭取場地 , 配合社區藝術的發展。

戲曲

阮兆輝先生

在候選藝術範疇之經驗

阮兆輝,七歲開始演藝工作,在粵劇界享有「神童輝之美譽。啟蒙老師為粵劇名宿新丁香耀,後拜名伶麥炳榮門下,又隨袁小田學習北派,從劉兆榮、黃滔、林兆鎏學唱,更精研廣東說唱之南音。阮兆輝曾參與大龍鳳、新馬、碧雲天及頌新聲等劇團的演出。一九七一年成立香港實驗粵劇團,推動香港粵劇的發展。一九九一年獲頒藝術家年獎之歌唱家年獎,翌年榮獲頒授BH 榮譽獎章並獲邀代表香港在英女皇登基四十週年慶典中演出。現任香港實驗粵劇團團長及粵劇之家董事局主席。阮兆輝更於二零零三年五月獲藝術發展局頒發「藝術成就獎」。阮兆輝忙於演出外,亦致力於推廣傳統戲曲,除以「春暉」作商業性演出,亦於九三年創立「粵劇之家」,製作不少鮮為商業粵劇團採演的大型名劇,如「趙氏孤兒」、「十五貫」、「玉皇登殿」、「醉斬二王」等。

戲曲藝術在於薪火相傳,故阮兆輝近年致力有關粵劇教育及培訓新秀的工作。為培育新一代觀眾,他自1996 年起與香港教育署轄下之委員會合作,將粵劇知識加入中、小學教科書,並將粵劇帶入學校,曾在數十所學校及政府會堂為學生舉辦「導賞」演出。他又與各大學合作,推廣戲曲知識,於2001 年在香港大學擔任為期一年的講師。阮兆輝曾於2003 年,藉著慶祝從藝五十週年,舉辦《金輝薪傳茁青苗》擔任丑生,帶領年青演員假葵青劇院演出五日六場。2006 年初,在阮兆輝的大力推動下,第34 屆「香港藝術節」破天荒安排了兩晚《梨園朝暉顯光芒》節目,讓十五位最具潛質的梨園接班人擔綱演出全本《趙氏孤兒》及五齣折子戲,展演不同的行當,並邀請阮兆輝擔任藝術指導。

政綱

本人一向致力推動香港戲曲藝術的發展,承蒙各位香港藝術界別的朋友,在過去的支持。本人將以以下幾點為工作目標:

  1. 爭取政府興建戲曲中心;
  2. 爭取戲曲界別不同形式的資助;
  3. 爭取政府加快興建西九龍文娛藝術區之戲曲中心;
  4. 努力推動香港戲曲藝術在香港普及、提升和發展;
  5. 為戲曲界制訂資助指引,幫助戲曲界人士申請資助;
  6. 爭取戲曲成為香港藝術教育一環,使戲曲成為全港中小學藝術教育內容;
  7. 爭取成立戲曲資料中心;
  8. 爭取成立表演支援中心;
  9. 協助香港弱勢戲曲劇種的推廣和發展;
  10. 監察及協助香港戲曲藝術教育的發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