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器官捐贈

香港器官捐贈的里程碑

香港的器官捐贈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61年,香港首次成功為病人進行眼角膜移植手術。眼角膜移植手術至今是香港進行最多的組織移植,因為它排斥機會較低,移植手術的成功率較其他器官移植為高。而在1969年,香港瑪麗醫院順利完成首個遺體腎臟移植手術。

1991年10月,瑪麗醫院成功進行第一宗肝臟移植手術,成為醫學界的里程碑;同年更順利進行首宗骨骼的移植手術。1992年,在葛量洪醫院完成了首次心臟移植手術;同年亦進行首宗的皮膚移植手術。1995年,香港第一宗肺部移植個案於葛量洪醫院完成。

1996年5月,香港進行了全球第一宗成人活體右半肝移植,瑪麗醫院的活體肝移植的受體存活率亦是全球最高的。按2015年9月的數字,肝衰竭患者的五年存活率是93%,而患有不能切除的肝細胞腫瘤的病人的五年存活率則是72%。香港在90年代中後期,亦成功為病人移植肝臟、心臟及肺部等。

針對活體器官移植和防止器官買賣,1996年政府衛生署成立「人體器官移植委員會」,訂立及通過《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條例有三項目的:第一,禁止將擬作移植用途的人體器官作商業交易。第二,限制在生人士間的人體器官移植。第三,限制進口人體器官的移植。如果活體捐贈器官的捐贈者和受贈者沒有血緣關係,或者結婚未滿3年者,需要向委員會申請及審核能否作出捐贈及移植。

政府在1990年代大力推廣器官捐贈,推出「器官捐贈卡」,鼓勵市民填寫並隨身攜帶,表達捐贈器官的意願,並告知家人。在2008年,為了有效紀錄器官捐贈者的資料及方便市民登記,衛生署推出「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市民只需網上或填妥表格登記,經衛生署核實後會將資料納入名冊,醫護人員和家人能夠通過名冊知悉捐贈者的意願,資料納入名冊後,則不用帶「器官捐贈卡」,比以往做法更環保和便捷。

2015年4月,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刷新了全港最短時間移植最多腎臟的手術紀錄,在4日內為6名末期腎衰竭病人進行腎臟移植,動用10個部門、370名醫護及支援人員參與。由於在2015年3月,威爾斯親王醫院接收了3名腦幹死亡的女病人捐出的器官,並決定在4月12至15日期間進行9宗手術,包括為6名患有末期腎衰竭的病人進行腎臟移植。由於腎臟的黃金移植時間為16小時,否則器官可能壞死,醫療團隊爭分奪秒完成採摘及移植手術,手術亦順利進行。

2017年4月下旬,瑪麗醫院連續進行三宗「馬拉松式」的換肝手術。第一宗為伊利莎伯醫院一位72歲中風死亡的女病人,捐出肝臟予瑪麗醫院一位因自體免疫力問題引致肝衰竭的女病人。第二宗為瑪嘉烈醫院一名20多歲腦死亡的女病人,捐出肝臟予瑪麗醫院一位50多歲因乙型肝炎引致肝衰竭的女病人。第三宗是瑪麗醫院一名因先天性膽管閉塞引致肝衰竭的女病人,因未能等到合適屍肝加上病情嚴重,由她的丈夫捐出部分活肝續命。瑪麗醫院出動了約90位醫護人員協助,全部手術花近19小時完成,過程順利。

2017年7月起,香港腎臟基金會聯同華人永遠墳場推出「大愛恩人」計劃,為遺體捐贈者免費製作個人牌匾,向他們表達崇高敬意,並推廣器官捐贈。家屬可以將捐贈者骨灰撒於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內的紀念花園,花園的紀念牆上共豎立了360個牌匾,以紀念器官捐贈者。香港腎臟基金會會免費為器官捐贈者製作牌匾,更在每年春秋二祭的時候,在花園舉行公開紀念活動,讓大眾追憶「大愛恩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