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香港足球

香港超級足球聯賽

香港的足球賽事,分為香港超級聯賽、香港甲組聯賽、香港乙組聯賽及香港丙組聯賽。其中,以香港超級聯賽 (簡稱「港超聯」 Hong Kong Premier League) 屬於香港最高級別的職業足球聯賽,由香港足球總會舉辦,於2014 15年度展開第一個賽季,今季(2015-16年度) 一共有9隊球隊參與。

賽事成立背景

1980年代,香港足球的熱潮不復當年。當時精工球隊的班主黃創山,曾提出「改革香港足球建議書」,率先提到組織「香港超級聯賽」,作為挽救球市的方案。

當時的提議包括參賽球隊必須有6名外援確保質素;球隊以贊助商命名,每年球隊有200萬港元贊助費,負責球隊的一切開支及外援的薪酬及生活津貼;球隊同時擁有超級聯賽隊和甲組聯賽隊,甲組隊由全華班比賽。若果球隊在甲組賽排名榜末的話,就會失去超級聯賽的參賽資格。可是,建議書最終未能落實,精工不久亦退出香港球壇。

到了2008年,當時的南華足球部主任羅傑承,提出成立「香港職業聯賽」的構想。足總成立以羅傑承為首的四人小組,研究成立職業足球聯賽會 (獨立於足總),草擬港職聯的計劃,獲甲組球會一致通過,足總董事局亦宣佈成立港職聯工作小組,然而港職聯計劃書在足總同人大會上遭否決,只採納主客制建議。

2009年,隨著香港足球隊獲得東亞運動會足球金牌,在大賽創出佳績,令大眾關注香港的足球改革。香港特區的民政事務局在2010年3月,在立法會發表了推動足球發展的「鳳凰計劃」報告,提出多項改革措施,其中包括成立新的職業足球聯賽。本來計劃於2012-13球季開展,但因計劃重新設計,延至2014年9月正式成立「香港超級聯賽」。

比賽特色

比賽採用雙循環賽制。每隊需與其餘八隊進行兩場比賽,以主客制形式作賽。比賽排名以比賽積分總和計算,每場勝出得3分,和局1分,落敗0分。如多過一隊出現相同積分,則以得失球計算排名。

2015 16年度,香港超級聯賽的非本地球員(俗稱「外援」)註冊上限定為「5 + 1」,即最多 5 個非本地球員,另加 1 個來自亞洲足協成員國的非本地球員。比賽時每支球隊最多只能派 4 名非本地球員上陣。

首屆香港超級聯賽的獨家播映權由亞洲電視取得,於旗下本港台及國際台直播賽事,亦會在網上直播及錄播。隨著亞視免費電視牌照於2016年4月1日結束,第二屆聯賽的播映權,由東方報業集團旗下的網上媒體「東網電視」奪得,並會透過「東網電視」網站 (http://tv.on.cc/live) 及iPhone / Android流動應用程式「東網港澳」直播。

參與球隊

第一季(2014-15年度)參與港超聯的球隊包括:傑志、南華、太陽飛馬、標準流浪、東方、天行元朗、橫濱FC (香港)、和富大埔及黃大仙。該季的冠、亞、季軍分別為傑志、東方及太陽飛馬。該季排名最後一位為和富大埔,按例於下一賽季降至甲組聯賽。該季甲組聯賽第三名南區足球隊,因排名第一、二位的駿其天旭及港會放棄升班,故能於下一賽季參加超級聯賽。

第二季的參與球隊包括:傑志、南華、香港飛馬(前太陽飛馬)、標準流浪、東方、元朗(前天行元朗)、夢想駿其 (前橫濱FC (香港))、冠忠南區及灝天黃大仙 (前黃大仙)。

更多關於港超聯的賽程和結果,可以瀏覽香港足球總會網頁:
https://www.hkfa.com/ch/league/10/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