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禽流感須知
						 1. 這是甚麼病
						禽流感是甚麼? 
						 禽流感病毒(如 H5N1, H9N2 )是一種甲型流感,本來只影響禽鳥,如雞、鴨等,但香港先後在 1997 和 2003 年發現十八宗及兩宗人類感染 H5N1 禽流感的個案。  
						 引致流行性感冒和禽流感的病毒有甚麼不同? 
						 流行性感冒和禽流感都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在香港,最常見引致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是甲型流感( H3N2 )、甲型流感( H1N1 )及乙型流感,禽流感則通常由甲型流感( H5N1 )及甲型流感( H9N2 )病毒引起。  
						 人感染禽流感後有甚麼病徵? 
						 病人感染禽流感初時的症狀與流行性感冒相似,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痛、流鼻水,咳嗽及喉嚨痛,但禽流感較易導致高燒、肺炎、呼吸衰竭、多種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怎樣分辨禽流感與「沙士」? 
						 單從徵狀很難分辨是禽流感還是「沙士」,需要測試患者的臨床樣本,才能確切診斷。  
						 2. 傳播途徑
						 人是怎樣感染禽流感的? 
						 人是與活家禽接觸而感染禽流感的,禽流感病毒在人類之間的傳播能力十分低。最近多個亞洲及歐洲國家報告有禽鳥出現禽流感,並發現人類受感染個案。本港有一個嚴密和有效的人類及禽鳥流感監察系統,衛生署正密切注意事態發展,並已採取適當措施防止禽流感傳入本港。  
						 既然 H5N1 病毒通常不會感染人類,那它與我何干? 
						 禽流感可以從活鳥身上感染人類,現時人傳人的效率雖然不大,但所有流感病毒都有出現基因變異的能力,因此科學家都很關注 H5N1 病毒終有一天會輕易地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而且因為這種病毒感染在人類身上並不常見,人體抵抗這種病毒的免疫力極低,甚至根本沒有免疫力,一旦病毒能夠輕易地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就會出現一場流感大流行。沒有人能預計大流行甚麼時候會出現,但全球專家均密切監察 H5N1 的情況,防備該病毒日後有機會更輕易地於人類之間廣泛傳播。  
						 哪些人較易受到感染? 
						 與活家禽有近距離接觸的人士較易受到感染。長者、兒童,或長期病患者一旦受感染,較容易出現併發症,如支氣管炎、肺炎等。  
						 3. 怎樣預防
						 a. 個人及環境衛生 
						 市民可以做甚麼預防禽流感? 
						 市民可以採取下列各項措施來預防禽流感:  
						
						  -  活家禽、鳥類或其糞便可能帶有禽流感病毒,應避免接觸。 
 
						  -  接觸過活家禽、鳥類或其糞便後,要立刻用液和清水徹底洗淨雙手。 
 
						  -  家禽和禽鳥蛋須徹底煮熟才可進食。 
 
						  -  增強自己的抵抗力,實踐健康生活模式,包括: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減少壓力及切勿吸煙。 
 
						  -  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 
 
					   						  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方法洗手。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著口鼻,並將痰涎或鼻涕用紙巾包好棄於有蓋的垃圾箱內,然後洗手。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如有不適,避免去人煙稠密和空氣流通欠佳的地方。 
 
					   						 如出現感冒症狀便要看醫生,戴上口罩,以免傳染他人。如曾前往有禽流感個案的地區,應將你的外遊記錄告訴醫生。  
						 我應否進食維他命或其他補充品,以增強抵抗力嗎? 
						 最有效增強抵抗力的方法是實踐健康生活模式,包括均衡飲食、恆常運動、不吸煙及有足夠休息。均衡飲食應該含有不同種類的食物,以全穀類食物作為每餐主要食糧。進食充足的蔬果、適量瘦肉或豆類,及低脂奶類產品。避免進食加工或醃製食物,以及高脂、高膽固醇、高鹽分及糖分的食物,一般情況也不需要額外的補充品。  
						 家居需要定時清潔嗎? 
						 每星期最少要為家居作一次徹底的清潔,可使用含有液或加入了 1:99 稀釋的家用漂白水的清水來清潔家居。  
						 怎樣才可確保屋外的隔氣彎管儲有積水? 
						 以下是預防屋外隔氣彎管乾涸的方法及排水口消毒的程序:  
						
						  - 檢查洗手盆 / 鋅盆、浴缸 / 淋浴盆、馬桶和地台排水口(可請合資格技工檢查及維修)
                            
                              -  確保上述衛生設備都設有隔氣彎管; 
 
                              -  隔氣彎管裝置正確; 
 
                              -  聚水器沒有裂縫或損毀;和 
 
                              -  沒有滴漏。 
 
                             
						   
						  - 定期把約半公升清水倒入所有排水口,約每星期一次。然後把一茶匙 1:99 稀釋的家用漂白水倒進排水口,再用殺蟲水噴於排水口內。 
 
						  - 如隔氣彎管有損毀,或排水口發出臭氣,應立即維修。 
 
					   						 b.  洗手 
						 甚麼時候應洗手? 
						 在以下情況時應要洗手:  
						
						  -  在接觸眼、口及鼻前; 
 
						  - 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染污時,如打噴嚏或咳嗽後; 
 
						  -  觸摸過公共物件,例如電梯扶手、升降機按鈕或門柄後; 
 
						  -  處理食物及進食前;及 
 
						  -  如廁後。 
 
					   						 怎樣才是洗手的正確步驟? 
						 正確洗手步驟:  
						
						  -  開水喉洗濯雙手。 
 
						  -   加入液,用手擦出泡沫。 
 
						  -  用最少二十秒時間洗擦手指、指甲四周、手掌和手背,洗擦時無須沖水。 
 
						  -  洗擦後才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乾淨。 
 
						  -  用乾淨毛巾或抹手紙徹底抹乾雙手,或用乾手機將雙手吹乾。 
 
						  -  雙手洗乾淨後,可以先用抹手紙包裹著水龍頭,才關上水源,不要再直接觸摸水龍頭。 
 
					   						 c. 口罩 
						 要戴口罩嗎? 
						 倘若有呼吸道感染的徵狀或發燒,要照顧有呼吸道感染或發燒病者,要前往醫療場所的人士,應戴上口罩。  
						 怎樣才是佩戴口罩的正確方法? 
						 佩戴口罩前,以及脫下口罩前後都必須洗手。  
						
						  -  要讓口罩緊貼面部:
                            
                              -  口罩有顏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屬片的一邊向上。 
 
                              - 繫緊固定口罩的繩子,或把口罩的橡筋繞在耳朵上,使口罩緊貼面部。 
 
                              - 口罩應完全覆蓋口鼻和下巴。 
 
                              - 把口罩上的金屬片沿鼻樑兩側按緊,使口罩緊貼面部。 
 
                             
						   
						  -  佩戴口罩後,避免觸摸口罩,以防減低保護作用。若必須觸摸口罩,在觸摸前、後都要徹底洗手。 
 
						  -  脫下口罩時,應盡量避免觸摸口罩向外部分,因為這部分可能已沾染病菌。 
 
						  -  脫下口罩後,放入膠袋或紙袋內包好,再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棄置。 
 
						  -  外科口罩應最少每天更換。口罩如有破損或弄污,應立即更換。 
 
					   						 d. 疫苗 
						 有供人類使用的預防禽流感疫苗嗎? 
						 直至現時為止,仍未研製出人類使用、能有效預防禽流感的疫苗。  
						 流感疫苗可預防禽流感嗎? 
						 流感疫苗不能預防禽流感,但有助減低因感染流感而引致併發症及住院的可能性,故此建議長者及患有長期病患的人士接受流感疫苗。接種流感疫苗亦能減低流感病毒出現基因重組的機會,避免將來出現能引起流感大流行的新病毒種類。市民如欲接受流感疫苗注射,可向醫生查詢。  
						 e. 處理家禽 
						 購買和接觸活雞及雞蛋時有甚麼要注意? 
						 購買和接觸活雞時,應盡量避免接觸雞隻和雞糞,切勿用口吹雞隻的尾部。雞蛋外殼可能沾染雞隻的糞便,應徹底清洗及抹乾後才存放入雪櫃。烹調雞隻和雞蛋時,應注意食物衛生。接觸雞隻及雞蛋後,應用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  
						 進食家禽和禽鳥蛋安全嗎? 
						 直至現時為止,沒有資料顯示有人經過進食家禽或禽鳥蛋感染禽流感,但家禽和禽鳥蛋仍須徹底煮熟才可進食。  
						 進食家禽和禽鳥蛋要注意甚麼? 
						 蛋要徹底煮熟,直至蛋黃及蛋白都凝固才可進食。不要把生蛋混和醬料來蘸著食物吃。家禽必須徹底煮熟才可食用,要保證家禽的內部要達攝氏 70 度以上,並持續煮至少兩分鐘。如家禽在烹煮後仍有粉紅色肉汁流出,或骨髓仍呈鮮紅色,應重新烹煮至完全熟透。 
						 f. 旅遊建議 
						 出外旅遊時怎樣避免感染禽流感? 
						 出發前,如身體不適,尤其是有發燒或呼吸道感染徵狀,應把旅程延遲或取消。身處外地時,如身體不適,特別是有發燒或咳嗽,應戴上口罩,立即通知酒店職員或旅遊領隊,並盡快求醫。  
						 在旅途中,盡量避免接觸禽鳥,例如不要前往觀鳥園、農場、街市或到公園活動。不要餵飼白鴿和野鳥等。一旦接觸禽鳥或禽鳥糞便,要立刻用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注意飲食衛生,進食的家禽和禽鳥蛋應徹底煮熟。  
						 從有禽流感個案的地區旅遊回港後,如果懷疑染病,應怎樣處理? 
						 回港後如懷疑染病,應戴上口罩,並立即就醫,告知醫生你的外遊記錄。 
						 4. 治療的方法
						 怎樣治療禽流感? 
						 與治療普通人類流感的方向基本相同;大部份患者治療後可完全康復 。 
						
						  -  如病人經快速測試診斷為感染甲型流感,或曾接觸可能感染甲型流感的人畜,醫生會處方抗流感藥物,包括口服的特敏福及吸入的樂敏清 
 
						  -  如患者為小童,用藥尤應謹慎,病者如同時使用亞士匹靈,可能引致雷伊氏綜合症 (Reye ’ s Syndrome) 導致肝衰竭 
 
						  -  針對性藥物能壓抑流感病毒,但需於發病初起 48 小時內根據醫生診斷及指示服用 
 
					   						 5.  抗病毒的藥物 
						 如出現流感病徵,我是否應該請我的醫生為我處方奧斯他韋 (oseltamivir ,即特敏福 Tamiflu) ? 
						 醫生須視乎病人的情況及健康需要,向病人處方抗病毒的藥物,過程中須考慮有否任何不適合使用抗病毒藥物的情況,並權衡服用後的好處與可能出現的副作用。胡亂使用抗病毒的藥物,可能會導致病毒出現抗藥性。  
						 我是不是可以服用奧斯他韋 (oseltamivir ,即特敏福 Tamiflu) 來預防患病? 
						 奧斯他韋作為一種預防流感藥物,其藥力只在服用期間有效;一旦停止服用,預防功效也會消失。市民不應自行服藥,因為這樣有可能出現副作用,更有機會令病毒出現抗藥性。預防流感藥物,應由註冊醫生處方。  
						 6. 應變計劃
						 政府有甚麼禽流感應變機制? 
						 政府已設立一套整體的應變機制,以便定下明確的指揮及應變統籌架構,方便制訂及執行相關決策。 這個緊急應變計劃的核心是一個三級應變系統,確保政府能迅速制定應變策略,處理重大傳染病爆發。政府各部門會就這個三級應變系統,各自制訂他們的緊急應變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