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館建設場館建設:人工島上的永續奇蹟大阪世博會的舉辦地「夢洲」(Yumeshima),是一座從大阪灣填海造陸而成的人工島。這片面積約155公頃的土地,原本是工業廢料堆積區,如今卻被賦予了「未來城市實驗室」的使命,成為永續技術與低碳社會的實證場域。 從廢棄地到生態島:逆轉污染的工程壯舉夢洲的開發始於一場環境救贖。1970年代,這裡曾是大阪港的疏濬泥土與建築廢料填埋場,土壤重金屬超標且地質鬆軟,被視為「不毛之地」。為打造世博會場,工程團隊祭出三大創新技術:
「夢洲」原本是工業廢料堆積區,如今卻被賦予了「未來城市實驗室」的使命。 大屋根:融合傳統與未來的巨型生態膜場館核心「大屋根」(Grand Roof)是建築師藤本壯介的生涯代表作。這座長達2公里、高20公尺的木構穹頂,以江戶時代「組子細工」木格柵為靈感,由30萬片國產杉木板交織而成。「大屋根」也是現今世上最大的木結構。 穹頂的設計暗藏玄機:
藤本強調:「大屋根不是建築,而是一片會呼吸的森林。當遊客穿行其中,光影隨時間流逝而變化,讓人重新感受自然節奏。」 「大屋根」由30萬片國產杉木板交織而成。 「大屋根」建築師藤本壯介。 未來館群:零碳技術的實證舞台各主題館本身就是永續技術的展品:
機器人館外的巨大「高達」模型。 後世博時代:從展場到未來城市2025年10月閉幕後,夢洲將啟動「Phase-X」轉型計畫:
「夢洲不僅是6個月的展場,更是未來100年城市的原型。」大阪市長松井一郎如此總結。這座從工業廢墟中重生的島嶼,正以世博會為契機,書寫人類與自然和解的新篇章。 2025年10月閉幕後,夢洲將啟動「Phase-X」轉型計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