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葵青貨櫃碼頭

貨櫃碼頭的歷史

早在貨櫃碼頭竣工前,香港貨櫃業於1960年代初期已開始發展。當時,香港只有三個設施處理標準貨櫃的裝卸,分別是香港九龍碼頭貨倉有限公司的九龍倉、北角碼頭和九龍船塢。這些設施提供類似現今貨櫃碼頭的服務,但它們欠缺獨立的設備,以及須要使用設置在貨船上的貨物處理設備。

早於1960年,貨櫃運輸開始趨向全球化,當時地中海、北非、美國等國家已普遍使用貨櫃船。然而,在處理這些大型的長方形貨櫃前,有關方面必須先設置專用的碼頭設施,才能享受提升效率帶來的便利。當時,香港沒有一個專用的貨櫃碼頭以迎合日益增長的貨櫃船停泊需求,未能有效處理船隻運來的貨物,因而削弱了香港航運業的競爭力。

1966年,政府有見貨櫃運輸在國際間愈見盛行,遂成立一個專責委員會,評估香港應否增建貨櫃處理設施。儘管委員會同意興建貨櫃碼頭的建議,但由於早期投資資金龐大,以及面對未來需求不明朗的因素,計劃待至貨櫃船數量於其後三年持續上升方才啟動。1969年8月,港督會同行政局根據委員會的建議和工務局提供的詳細工程可行性研究,決定將來由私人發展商在葵涌海牀地段發展貨櫃碼頭。一年後,政府批出葵涌一號、二號及三號地段(一號、二號及三號泊位)的標書。1972年,首個貨櫃碼頭「一號碼頭」竣工。1973年12月,葵涌四號地段(四號和六號泊位)以換地形式批出;1974年11月,葵涌五號地段(五號泊位)亦以私人協約方式批出。1976年,五個貨櫃碼頭全面投入運作。

1969年公布的葵涌貨櫃碼頭工程報告標誌着貨櫃碼頭興建的開展。它是首份詳細闡述多項興建貨櫃碼頭實際事宜的綜合報告,亦反映了政府在決策過程背後的理據和邏輯。正如前述,貨櫃運輸的全球趨勢加快了決策過程。早在1955年,貨櫃船已行走美國境內以及來往美國與歐洲之間,貨櫃碼頭的數量亦因而迅速增長。報告指出,在1969年3月底「特別設計的貨櫃船隻已有53艘,建造中的有149艘;已建成或改裝作全面貨櫃作業的港口有98個,另外還有58個港口正進行建造工程,46個港口處於規劃階段。」鑑於全球掀起貨櫃運輸的浪潮,即使貨櫃運輸的概念未必完全適合香港,但香港也須提供貨櫃船的貨運處理設施。

報告集中研究如何應付現有需求,以及規劃未來發展。報告指出,在首階段的第一期發展中,須盡快興建第一個泊位,以便它在第二個泊位動工時已能投入服務。第一個泊位設有一個面積22英畝的後勤用地,以容納貨櫃存放處、包裝中心、躉船泊位、辦公室、工場和儲存室。設計和規劃必須留有彈性,以便預留空間日後再作改動和擴展。

1970年8月18日,港府公布貨櫃碼頭一號至三號碼頭的第一期發展競投結果。現代貨箱碼頭有限公司(MTL)奪得一號碼頭的發展權;九龍貨櫃倉庫有限公司和美國海陸聯運有限公司分別奪得二號和三號碼頭。三家公司分別來自歐洲、日本和美國。他們在香港動工興建世界級貨櫃碼頭,並在1973年完成首階段工程。

香港政府積極規劃港口,將香港港口轉型為貨櫃港,同時推出多項政策,確保行業健康發展。政府亦不時檢討貨櫃港的發展政策,以切合快速增長的國際需求。早於1980年代初進行的港口發展策略研究,已就規劃至2011年的主要港口設施提出發展策略和計劃。

1986年完成的研究報告一方面根據當時的貿易狀況預測未來的需求;另一方面亦評估已規劃的港口設施的效率和吞吐量,從而估算出中期至長期的策略性發展機會。報告全面審視了各種港口活動,包括:(i)貨櫃裝運的貨物;(ii)非貨櫃裝運及部分以貨櫃裝運的貨物;(iii)沿珠江及其他沿海的貿易;(iv)公眾貨物裝卸區;(v)倉儲設施;(vi)客運設施;(vii)遮蔽碇泊處和供小型船隻使用的避風塘;(viii)維修保養的設施;(ix)海道和港口交通管理系統;以及(x)接駁腹地的交通,包括對內和對外渡輪碼頭。報告指出,現有貨運設施不僅會逐漸飽和;即使八號貨櫃碼頭竣工後,求過於供的情況仍會持續。故此,報告建議政府仔細規劃在昂船洲一帶填海,以興建貨櫃碼頭和其他港口設施。

1986年的港口發展策略研究反映政府在1970至1990年代對港口政策的取向。不同的政府報告均以需求主導為發展方向。面對需求上升,政府總是有效率地制定未來港口發展方向。政府全面監察貨櫃港的發展進度,並不時檢討有關情況,以期在有需要時能夠迅速開展新建設工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