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上海崑劇團

崑劇歷史

崑曲有不同的名稱,如崑腔、崑調、崑劇、南曲、雅部等,比較常見的是崑曲、崑腔和崑劇,這三個名稱基本含義所指是一致的,但彼此也有差異,有所側重。

崑腔(又稱崑山腔)是由南曲發展而成的戲曲聲腔之一,它的名稱始見於元末明初。因為這一新的聲腔發生在崑山,故以地名名腔,如其他三大聲腔(海鹽腔、余姚腔、弋陽腔)一樣。明代嘉靖(1522─1566年)年間,經過魏良輔的改革,這一聲腔的音樂歌唱有了極大的提高,成為流行的「時曲」,又被人稱為崑曲。當時的崑曲包括了散曲和劇曲兩部分。用魏良輔改革後的崑腔演唱劇本,除了歌唱外,更重視角色的扮演,成為表演藝術的戲曲劇種,稱為崑劇。

崑曲演出的劇本都是傳奇,傳奇一般都有四、五十齣之多,人物眾多,結構複雜,篇幅較長,開場結尾、人物出場等都有比較固定的格局。舞台上搬演一部傳奇的完整故事情節,稱為「全本戲」。

但從明代末期開始,人們開始將全本戲中一些較精彩的、在情節上有相對完整性的「折」單獨演出,稱為「折子戲」。到清代康熙(1662─1722年)年間,折子戲演出已蔚然成風。折子戲由於經常演出,不斷加工,情節和表演往往更精煉、完整。乾隆(1736─1795年)年間編選的《綴白裘》的問世,標誌著崑曲演出由全本傳奇時期過渡到折子戲時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