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莎士比亞與湯顯祖

湯顯祖作品特色

湯顯祖創作詩歌、戲劇和散文,以人生67年的生活經歷為基礎,並滲進在他的文藝及哲學思想,當中以「臨川四夢」 - 湯顯祖的四部傳奇劇最為著名。

情、戲、夢

湯顯祖的文藝思想核心是「言情」、「尚真」。他認為在作品之中的「情」應當「真」,唯有「真」才能動人,主張寫文章時要說「真實語」。而「情」不限於男女戀情,包涵著人的一切自然的情感和欲望,它是「與生俱來」,是自然合理的存在。而且他認為人情之所至,可以超乎生死,超越時間與空間。好像經典作品《牡丹亭》中的題詞:「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主人翁杜麗娘、柳夢梅的愛情是超越生死。

湯顯祖曾經說過:「思歡怒發,感於幽微,流於嘯歌,形諸動搖。或一往而盡,或積日而不能休。」這段文字可見湯顯祖何以把「情」的感受,寄託於載歌載舞為特徵的戲曲之中。湯顯祖亦指出戲曲藝術能夠開啟「人情之大竇,為名教之至樂也哉」,可以暢快宣洩人情。

湯顯祖的「情」通過「夢」表現出來,而「夢」亦通過「戲」反映出來。戲劇是通過夢幻的表現形式,反映人世間現實中人們的善惡是非及思想感情。湯顯祖在《牡丹亭題詞》中提到:「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在湯顯祖眼中,太拘泥於生活的真實,就無法窮盡生活本來的複雜性。因此,通過夢境的描繪,能說盡人世之事,反映出比現實廣闊、深刻的人生世相和人類感情。

「臨川四夢」之創作

「臨川四夢」是湯顯祖生平中創作的四部傳奇劇,按時間先後順序,它們分別為《紫釵記》、《牡丹亭》、《南柯記》和《邯鄲記》。四部傳奇劇從各個不同側面折射了湯顯祖的時代,反映了湯氏的思想和戲劇觀。

《紫釵記》在湯氏未完成作品《紫簫記》的基礎上重新創作,取材於唐蔣防小說《霍小玉傳》。故事描述書生李益在上元之夜邂逅霍小玉,拾起小玉遺落的紫釵並向其求婚。二人新婚不久,李益赴京應試,高中狀元後被盧太尉強行招贅。李益和霍小玉經歷重重誤會,得到黃衫客的幫助,終能冰釋前嫌。

《牡丹亭》根據明代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而寫成,描寫太守之女杜麗娘在夢中與書生柳夢梅相愛,春情難遣導致抑鬱而死。柳夢梅借宿梅花觀,拾得杜麗娘自畫像,觀賞呼喚之下,得以與畫中人的陰魂幽會。最後柳夢梅掘墓開棺,使杜麗娘還魂回生,二人結為夫婦。

《南柯記》取材自唐李公佐傳奇小說《南柯太守傳》,描寫年近三十的淳于棼沒有成就,經常飲酒遣悶。某天酒醉後夢中進入大槐安國,被招為駙馬並封為南柯郡太守,二十多年來成績卓著。公主死後,淳于棼還朝拜相,其勢如炎,縱欲墮落,手下對他疑忌並把淳于棼遣歸。淳于棼夢醒覺悟,情盡成佛。

《邯鄲記》改編自唐沈既濟傳奇小說《枕中記》,主人翁盧生癡念功名,遇上仙人呂洞賓,並借得呂之磁枕,百日入夢。夢中盧生娶了清河崔氏之女,更買通權貴得中狀元。盧生雖建功封侯,但因得罪權臣等事被劾問斬,遇赦後充軍鬼門關時受盡折磨。後來盧生回朝當宰相,兒孫輩也得官,直至80歲仍淫樂無度,一病不起,還惦念身後加官贈諡和幼子的蔭封。盧生最後夢醒覺悟,看破人情世故,跟隨八仙修道。

以上湯顯祖的「臨川四夢」,以夢幻的調子表達自己的理想和感情,實際上它是一種寄托,因為當時的時代條件,不能用真道表達真情,於是以「幻」、「夢」道之。而湯顯祖在創作中對夢境的把握,都集中於人物的感情特徵上,主角們是「因情成夢」:《紫釵記》的霍小玉因思夫之情成夢;《南柯記》淳于棼因其志不達而成夢;《邯鄲記》的盧生為人生享樂之情而成夢;《牡丹亭》以「遊園驚夢」抒發杜麗娘懷春之情和滿腔幽怨,因情而夢、因夢而死、死而復生。

(註) 湯顯祖作品一覽

作品名稱

  • 紫簫記 / 紫釵記 [傳奇劇]
  • 牡丹亭 [傳奇劇]
  • 南柯記 [傳奇劇]
  • 邯鄲記 [傳奇劇]
  • 感事 [詩文]
  • 聞都城渴雨時苦攤稅 [詩文]
  • 玉茗堂四夢 [詩文]
  • 玉茗堂文集 [詩文]
  • 玉茗堂尺牘 [詩文]
  • 紅泉逸草 [詩文]
  • 問棘郵草 [詩文]
  • 續虞初新志 [小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