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紅線女

代表作

紅線女80年的藝術生涯中,演繹過不少經典作品,包括

劇目

粵曲《水鄉橋韻》

回憶當年,紅線女從珠海到廣州,輾轉數條河道,過渡、行車、上船等等,很不方便。如今,珠江三角洲每一條江水河溝之上,都架起了一道道彩虹般的橋樑,高速路公路網四通八達,昔日天塹變通途,眼看水鄉處處崛起新的都市。這一切都使紅線女由衷感到了改革開放以來,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她的心聲化作了一支粵曲,於是,一曲由紅線女與國家一級編劇、著名粵劇撰曲家蔡衍棻商議並由他填詞,謳歌珠三角地區巨大變化的《水鄉橋韻》便產生了。在此基礎上,國家一級編劇、著名影視導演鄭原創作並拍攝了電視藝術片《紅線女心路之橋》,借「橋」生動地概括和展示了紅線女的精彩藝術人生,反映出了改革開放以來,時代前進的步伐和祖國建設的宏偉成就。該片運用現代影視藝術的多種手段,展了紅線女在人生的各個重要階段、各個時期的不同風採和藝術魅力,以及紅線女藝術中心成立以來所做的各項工作和所取得的成就。

《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是紅線女極具代表性的紅派藝術精品。她所塑造的王昭君形象融入了紅線女自身的愛國情懷和剛強、正直、善良的品格。紅線女以神情濃意帶出了美妙的聲腔,唱出了王昭君一股剪不斷、理還亂的念國、思鄉之愁,緒強烈震盪著觀眾的心靈。透過她低回、悲戚的行腔,細膩地描繪出漫漫黃沙、遙遙故國,以及王昭君寄予加王勤政愛民、國家興盛、民庶豐饒的殷切心境。著名音樂家李凌高度稱讚紅線女的演唱「投情很深」

1957年,紅線女在莫斯科參加「第六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以該曲榮獲東方古典歌曲比賽金獎。

《關漢卿》

戲劇家田漢說「惱人一曲蝶雙飛」,作家奏牧說「有一種迴腸蕩氣,撼人心魄的力量」,說都是粵劇《關漢卿》。《關漢卿》,粵劇史上繼《搜書院》後的又一力作,塑造了關漢卿和劇壇知己朱簾秀的典型個性,歌頌了他們之間的生死友誼以及身為封建社會下層勞動人民而無懼強權、不平而鳴、奮不顧身的無私品格。該劇創作於1958年,劇本由紅線女建議馬師曾根據田漢先生同名話劇改編。當年,馬師曾、紅線女演出該劇,演到「決寫竇娥冤」一折時,一個說「我寫」,一個說「我演」……一個說「一個字也不能改」,一個說「隻字也不能改」,劇場總會響起雷鳴般的掌聲。「一歌一蕩氣,一唱一迴腸」(劇本中「蝶雙飛」唱詞),正是該劇十分中肯的評價。

《劉胡蘭》

聽說紅線女要演劉胡蘭,周恩來總理擔心:「很難設想你怎樣演,你太纖弱了。」看了劉胡蘭,總理又說:「我的想法改變了,你的整個造型設計與劉胡蘭這個人物很吻合。」《劉胡蘭》創作於1960年,是紅線女在現代戲創作上的又一突破,當年為了演好這個角色,紅線女曾遠赴山西省雲周西村劉胡蘭家鄉,考察了現場,走訪了劉胡蘭父母和眾鄉親。當周恩來總理先後陪同朝鮮、越南的最高領導人金日誠、胡志明一起觀看該劇的演出時,兩位領袖看後即席向周總理邀請紅線女到他們國家演出,條件之一竟然是「演出劇目必須要有《劉胡蘭》」。

《李香君》

1963年,紅線女希望能演出以李香君這個深明大義的女子為題材的粵劇。她請莫汝城編寫劇本,從北京請來著名導演阿甲執導,並領著全劇團的演職員集中番禺創作排演這出戲。在戲中,紅線女塑造了一個堅守民族大義、敢愛敢恨、正氣凜然的青樓歌女──李香君形象。這出戲,紅線女通過「卻奩」、「守樓」、「罵筵」等事件,性格層層遞進,並漸趨成熟,突出表現了一個風塵女子愛憎分明的強烈個性,與權奸苟且偷生的卑劣行徑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特別是在「題扇」一折中,紅線女沒有任何唱段,僅僅通過幾個字的口白,就把一個少女情懷和善惡分明的個性表現得淋灕盡致!

(當年,這個戲在番禺排練一個多月時間,排練場地和人員住地均由澳門愛國商人何賢先生提供。)

《搜書院》

「暗把風箏寄漂泊,不因鐵甲屈貞嫻」,這是田漢先生對《搜書院》主人翁翠蓮十分恰當的寫照。《搜書院》是紅線女1955年回大陸參加祖國的文藝事業後第一個演出,又是最成功的一個劇目,因為《搜書院》在北京演出時備受觀眾強烈的讚賞,粵劇在全國戲曲界的地位從此得到了確立,周恩來總理因此評價「百花園中崑曲是江南蘭花,粵劇是南國紅豆」。今天,南國紅豆已經成為粵劇的代名詞了。該劇由楊子靜、莫汝城、林仙根根據京劇改編,麥大非擔任導演。

《焚香記》

「他說到老兩不相分,我說黃泉情未了!」多麼壯烈的愛情誓言,可是,如此鏗鏘之語還是無法抵擋富貴功名的誘惑,愛郎負心了!女人絕望了!痴情女以一種極端的方式──自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結束了自己的幻想。但是,這不是結局,死後的女人──焦桂英化為厲鬼,向曾經的愛人、如今的仇人──新科狀元王魁索命。誰說風塵女子就只能是犠牲品,在人間世道,誰沒有愛的權利,誰沒有討還公道的權利!「善良、痴心、剛烈」,這是紅線女賦予焦桂英的獨特個性,是紅線女的又一個「這一個」。《打神》一折,是《焚》劇中集中體現焦桂英個性的經典場次,紅線女的表演動靜得所、唱徹心肺、細膩感人,已經成為粵劇課程難得的表演教材之一。

《刁蠻公主戇駙馬》

是紅線女在粵劇舞台演出中演出場次最多、最受觀眾歡迎的一個劇目。這個戲主題思想是「和為貴」,是馬師曾自編自演的古裝戲,從1942年紅線女加入太平劇團參加演出接觸這個戲至今,便成為紅線女主演的最有代表性的劇目之一,數十載歷演不衰。1994年底,紅線女率領紅豆粵劇團赴京向首都文化界匯報演出,沒有選取其他優秀劇目而以此作為唯一的古裝長劇(現代戲是《白燕迎春》)晉京,因為這個戲是一個地道的粵劇(濃鬱的地方特色、傳統的表演風格)。2000年,紅線女開始創作世界上第一部粵劇動畫電影,亦選上了該劇。

歌詞

《昭君出塞》

我今獨抱琵琶望 盡把哀音訴 歎息別故鄉

盡把哀音訴 歎息別故鄉 唉悲歌一曲寄聲人漢邦

話短卻情長 家國最難忘唉悲複愴

此身入朔方 唉悲聲低訴漢女念漢邦

一回頭處一心傷 身在胡邊心在漢

只有那彤雲白雪此得我皎潔心腸
此後君等莫朝關外看
白雲浮恨影 黃土竟然埋香
莫問呀我呢個王嬙生死況 最是耐人憑吊
就是塞外既一抹斜陽 怕它聽那鶻鳥悲鳴
一笛胡茄掩卻了琵琶聲浪
一陣陣胡茄聲響 一縷縷荒煙迷恫
傷心哎不忍回頭望 我騖心不敢向前往
馬上淒涼 馬下淒涼 煩把哀音寄我爹娘
莫惜王嬙 莫掛王嬙
未報劬勞恩 我有未了心頭願
誰知我思故國 怨我地既君王
手抱琵琶經已泣不成聲 難把哀弦震響

今日去天涯 他朝是誰收我既白骨
怕難似蘇武還鄉 煩勞寄語我既雙親
莫垂老淚望天涯 當少把我呢個王嬙生養
寄語漢宮庭 代我拜上元皇帝
此後莫再挑民女 誤了蠶桑
應從愛惜黎民 顧念民生著想
回首江山徒惜別 夢還難望到家鄉
待王牆跪塵埃呀 拜別爹娘教養
拜別漢家姐妹 拜別了護送官韓昌
忽聽得一陣陣胡茄呀 不由人心弦震蕩
王昭君心忙意亂前路茫

《荔枝頌》

賣荔枝,身外是張花紅被,輕紗薄錦玉團兒,入口多甘美,齒頰留香世上稀,什麽啊,可是弄把戲,請嘗個新,我告訴你。這是嶺南佳果靚荔枝,果中之王,人皆合意。

說荔枝,一騎紅塵妃子笑,早替荔枝寫頌詞,東坡被貶嶺南地,日啖荔枝三百餘。

好佳果,品種各異,爽口桂味,肥濃糯米糍,荔枝早熟早上市,三月紅有名氣,增城掛綠美名馳,黑葉荔枝甜又脆。

鄉村姑娘,帶著一班小夥子,成群結隊摘果去,珠江兩岸歌聲起,萬艇千帆,載荔枝。

說荔枝,一果一木來非易,多少園丁揮汗雨,換來萬紫與千紅。

枝垂錦彈含春意,隔山隔水,心連心,獻給四海五洲兄弟,萬般情意。情如荔蜜甜,心比荔枝果核更細緻,荔枝花開香萬裡,荔枝,聽我來爲荔枝唱頌詞。

賣荔枝!

《紅燭淚》

身如柳絮隨風擺,

曆劫滄桑無了賴,

鴛鴦扣宜結不宜解,

苦相思能買不能賣..

悔不該,惹下冤..孽債..

怎料到賒..得易時還得快..

顧影自憐,不復得如花少艾,

恩愛煙銷瓦...解,

只剩得半殘紅燭在襟...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