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揭秘故宮「千年古畫」為何要「休眠」

歷經4年籌劃,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於7月3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當天上午,大風降雨的天氣阻擋不了香港市民前來參觀的熱情。現場,一樓展廳外一度排起參觀長隊,有一家三口一起前來參觀,在展廳互動影像裝置前駐足體驗,一些老人則細細觀摩著展品。

據此前報道,截至6月26日晚,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經不同購票平台售出或預訂的各類型門票近10萬張,全部9個展廳的特別展覽門票已售出約九成,足以見到香港市民對故宮瑰寶的期待與參觀熱情。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介紹,故宮博物院「借」給香港故宮文博館的900多件文物中,許多屬於國家一級文物。此次來港的文物數量多、等級高,種類豐富、名作雲集,涵蓋北京故宮多種藏品類別。

值得一提的是,開幕特別展覽——「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匯聚了35件遠至唐宋時期的書畫經典名作,是近15年來故宮所藏古代書畫瑰寶最大規模的一次出境展覽。

據悉,書畫展覽展期共三個月,每隔一個月就會更換一批書畫名作。而且,這批珍貴的「國之瑰寶」在香港展出過後,要回到故宮博物院「休眠」數年。

多件「國寶」首次亮相香港故宮 究竟是哪些古書畫如此金貴?

或許你還記得此前火爆全網的水下舞蹈《洛神水賦》,它的原型《洛神賦圖》也出現在此次特展中。
據說,東晉的顧愷之閱讀了曹植的《洛神賦》後大受感動,從而創作了《洛神賦圖》,以細致的筆墨,曲折細致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在現存的中國古代繪畫中,《洛神賦圖》被認為是第一幅改編自文學作品的畫作。

此次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的《洛神賦圖》(北宋摹本)採用絹本設色,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顧愷之藝術的若幹特點,如畫面設色濃艷,畫法古拙。畫面分段描繪了《洛神賦》的內容。如前段曹植在洛水河邊與洛水女神瞬間相逢,曹植步履趨前,洛水女神飄飄而來,時隱時現;後段畫洛神駕六龍雲車離去,玉鸞、文魚、鯨鯢等相伴左右,洛神回首張望,依依不捨。

除了《洛神賦圖》外,此次「國之瑰寶」特展展出的名作還包括南宋(傳)趙伯駒《江山秋色圖卷》、唐(傳)虞世南《行書摹蘭亭序帖卷》、北宋米芾《行書研山銘卷》 、北宋趙佶《雪江歸棹圖卷》《楷書夏日詩帖》、宋趙孟頫《人騎圖》卷、南宋李嵩《花籃圖》、清郎世寧《獅子玉》等,都是國家一級文物。

《江山秋色圖》卷描繪的是北方山水。畫面中群峰綿密,層巒疊嶂,佈局嚴謹,勾勒精細。其設色以石青石綠為主,與《千里江山圖》一樣,這也是一幅「青綠山水圖」。又正如《蘭亭集序》中所描寫的景色:「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展出的這幅《行書摹蘭亭序帖卷》,墨色清淡,氣息古穆,卷中題跋、觀款17則,鈐印達104方。這件作品使用白麻紙書寫,被推斷為唐人勾摹本。

為什麽古書畫文物展出後需要「休眠期」?

廣東省博物館文物保護科技中心研究館員李濤向記者解密,紙與絹是古人繪畫的兩種基本材質,而在此次展出的「國寶級」文物中,絹本畫作更是佔了很大比重。

古人言「紙壽千年,絹壽八百」就說明瞭絹的壽命比紙要短,因為它的成分主要是角絲蛋白,動物角絲蛋白的壽命大部分比植物纖維要短,且儲存對於光、溫要求更高,所以在書畫類文物中,絹比紙更要難修覆、難保存。
平時愛去博物館看展的觀眾們都會注意到,博物館展廳內一般燈光佈置都比較暗,尤其是書畫展廳,還會有「禁止使用閃光燈」的標識。

「很多對光敏感的文物對光線的要求是不高於50Lux(照明單位)。這是考慮到書畫類文物的材質,尤其是色彩對光的敏感性。」李濤解釋,任何光照都會對書畫類文物造成一定的傷害,更不用說是閃光燈的強光照。這也是書畫類文物展出後需要進入「休眠期」的重要原因。

書畫類展品在「入庫休眠」之前,還要進行蟲菌消殺的步驟。「送回館之後一般會對文物進行熏蒸或消殺,這主要是清除書畫表面可能存在的黴菌、蟲子、蟲卵,從外面回來的文物不能夠保證是完全無菌的。」李濤介紹。

使用低溫消殺方法也有講究,要求溫度「緩緩下降」再「緩緩上升」。對於大部分文物來說,溫度越低,可保存性越強,但突然降溫也會對文物造成損傷,只能緩慢下降到足矣殺死蟲卵的溫度並維持一段時間,殺蟲後再把溫度慢慢回升到庫房要求的溫濕度。

此外在氣候差異非常明顯的季節,北方的書畫類文物在保存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南方會有所不同。在北方,由於氣候幹燥,書畫類文物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紙張、畫面開裂;而在南方,潮濕悶熱的氣候給書畫帶來最直接的傷害則是發黴、蟲蛀等。

穩定的溫濕度對於書畫類文物的保存至關重要。「目前正值夏季,南北氣候差異此時應當最小,因此也為文物平安展出創造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李濤分析。

明代周嘉胄《裝潢志》有言:「前代書畫,傳歷至今,未有不殘脫者。」大部分的書畫文物,都要經過歷代的修覆師反覆「修補」,而他們的修覆,都會留下蛛絲馬跡。

目前,文物修覆要遵循「最小幹預原則」。「文物沒到必須要'動手術'的程度就不能夠隨便改變款式、更換輔料,所以我們平時做就是極小的修覆,比如對開裂的地方會用一些方法進行加固等。」李濤介紹,入庫之前的「消殺」,也是作為文物修覆師需要重覆的一個工作內容。

「我們修覆師和文物保護工作者的職責,就是盡量地去延長這些古書畫的壽命,讓它們保存得盡可能久、盡可能完整,被後世所看到和珍藏。」李濤總結。

(轉載:揭秘故宮「千年古畫」為何要「休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