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倪匡

早年經歴

倪匡祖籍浙江寧波鎮海,1935年5月30日出生於上海;早年居住在上海霞飛路899弄來德坊35號,並在當時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學就讀,直至12歲之後才移居虹口邢家宅路34號。

1951年,16歲的倪匡為了追尋烏托邦理想,從江蘇省立上海中學輟學離家,隻身從上海北上蘇州進入華東人民革命大學第四部受訓三個月,然後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公安部隊成為基層軍官,參與過蘇南的土地改革和蘇北洪澤湖的治理淮河的工程,具體說參加了雙溝引河工程(在泗洪縣雙溝鎮,五萬人日夜搶工趕在汛期漲水之前挖出一條人工河道,連接淮河和洪澤湖,長五十公里,最深處要挖下去二十七公尺)和南潮河水閘工程。1952-1953年間,在蘇北濱海縣廢黃河邊上的七套至陳家港一帶,開墾鹽鹼地創辦勞改農場:「華東軍政委員會公安部新人農場」(該單位1965年受東京灣事件後的全國形勢影響從海防一線內遷泗洪縣,現名江蘇省監獄局洪澤湖監獄),佔地七十萬畝容納五萬人,主要種棉花。首先要北起自陳家港,南迄廢黃河口,建造一道全長超過五十公里高四公尺的海堤,以保護五十萬畝即將開墾的荒地不受海水倒灌侵襲。

1955年中,志願報名去內蒙古呼倫貝爾盟扎賚特旗綽兒河畔開闢勞改農場種植水稻:「保安沼機耕農場」(即內蒙古自治區第四勞改管理大隊,現為內蒙古自治區監獄局保安沼監獄),帶了一批勞改犯人先到鎮江,換乘火車專列北上,經鄭家屯、在黑龍江省泰來縣下火車,最後步行或乘馬車三天到目的地。第四大隊的大隊長為蒙古族巴圖,大隊書記為漢族丁建民。爭取到多次出差機會,深入大興安嶺林區深處採購基建木材,到東北的大中城市採購物資。他漸漸意識到種種不合理的行為,跟宣傳的平等世界完全是兩碼事。軍隊內部就有不少特權,而且事無大小都要匯報思想、開會檢討,令愛好自由的倪匡越發感到不滿和失望,經常跟上級爭拗。

1955-1956年冬,因受風雪封阻,缺乏燃料,他與同伴把一條簡陋小木橋拆下來生火取暖,結果被勞改大隊書記指為「破壞交通」,罪名為反革命。另外,他偷偷飼養的狼狗把大隊長咬傷,兩罪併發,倪匡被關在小木屋中隔離待罪,等待工作小組審查。

1956年5月中旬,倪匡得一蒙古朋友幫助,連夜騎馬趕到泰來縣火車站,乘坐列車到達大連,再乘船往上海。在投奔兄長未果後,他繼續南逃,多次靠吃老鼠、螞蟻、棉桃充飢,走了三個月的路到達廣州。之後其刻製印章,瞞過關防人員,成功逃離中國大陸,經澳門於1957年7月成功偷渡到香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