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香港鐵路發展

九廣鐵路 1898 - 1982

1864年,曾在印度發展鐵路初期擔任重要角色的英國鐵路工程師 Macdonald Stephenson 首先提出興建一條連接中港兩地鐵路的構思,可惜當時並未獲得北京的清政府與及在香港的主要商家支持。有關建議一直被擱置,直至30年後才再次得到認真考慮。

1890年代,歐洲列強在中國互相較量,擴展勢力,興建連接中港兩地鐵路的構思再度出場。當時的英政府尤其關注在華南地區與法國的競爭,所以向清政府爭取將多項鐵路特權批予中英銀公司。這家聯營公司由怡和洋行及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在1898年成立,獲批予的特權包括建造及營運一條由九龍至廣州的鐵路。

中英銀公司隨後開展了初期的測量工作,不過在集資建造鐵路時則遇到相當困難。最後在1904年底決定,該鐵路在香港範圍內的路段,即尖沙咀至羅湖(英段),會由香港政府興建;而其餘路段,即羅湖至廣州(華段),則由中英銀公司興建。

經過詳細測量設定鐵路最後走綫後,香港政府工務局在1905年12月動工進行由大埔墟至粉嶺段的土方工程。

受制於熟練勞工短缺、工人感染瘧疾、腳氣病及痢疾發病、以及在建造筆架山隧道時遇到土質問題等因素,興建鐵路時所面對的困難遠超當初預計。1910年10月1日,單軌行走的九廣鐵路終於正式通車。

初期的九廣鐵路列車只可以行走英段鐵路。至於通往廣州的華段鐵路工程則於一年後,即1911年10月5日才完工,而僅五天後爆發的辛亥革命,最終導致清朝末代皇帝於1912年退位。

九廣鐵路英段於1910年通車時,只有七個車站,即九龍(臨時站)、紅磡(至1921年)、油蔴地、沙田、大埔、大埔墟(1910年11月前為旗站)及粉嶺。1912年,沙頭角窄軌支綫通車,連接粉嶺及沙頭角。1913年,大埔墟站轉為中國古典建築式的車站,並加設上水小站。位於尖沙咀的永久九龍總站於1911年開始施工,並在1916年落成。

在華段鐵路啓用前,九廣鐵路的交通流量不高。原因是當時新界地區尚未發展,居民對客運和貨運服務的需求並不殷切。1911年後,交通流量開始逐年增長。但在1928年,沙頭角支綫由於鄰近新開通道路的競爭而停用。1938年,日軍在香港以北約15英里將廣九鐵路破壞,以中斷由香港往運內地的供應。三年後的1941年,英段服務因日本侵襲香港而受到衝撃。香港日治期間,鐵路愈見失修,而大量的鐵路裝備及機車被運送至中國以供當地日軍使用。

戰爭結束後,交通迅速恢復,但1949年10月14日,解放軍佔領廣州,直通車貨運及客運服務從此再度中斷。 當局隨後加設羅湖站作為九廣鐵路英段的邊境總站。此後,不論華段或英段的乘客或貨物,均須於羅湖轉駁,於另一段上的列車繼續行程。直通車貨運服務於1950年恢復,但往廣州的直通車客運服務則於1979年重開。這段期間,單軌和合石支線通車 (1950年) ,為當地的新墳場提供服務,後又設馬料水站(1956年),而位於紅磡的新九龍總站在1975年取代在尖沙咀的九龍總站。馬場站則在1978年通車,以配合沙田馬場開幕。

九廣鐵路於1910年開始營運時,列車以蒸汽機車牽引。運作經年後,該等列車日益殘損,營運成本亦高昂。柴油電動列車於1955年首次引入,並証明營運上效果良好。至1962年,所有蒸汽列車均為柴油列車取代。

進入1970年代,香港與中國內地的貿易日益增加,而且香港政府計劃於沙田、大埔、上水及粉嶺興建大型新市鎮,預計會帶來乘客需求的增長。鐵路系統顯然需要進行龐大發展,以應付未來服務需求。

1974年,一項為期10年的投資計劃展開,項目包括:紅磡至羅湖路段進行列車電氣化及鋪設雙軌,建造第二條筆架山隧道、新車站與提升現有車站及其他設施。計劃的首階段於1982年5月6日開通,九龍至沙田之間的近郊路段及增建的九龍塘站開始投入服務。沙田與大埔墟之間的第二階段則於1983年5月2日通車。大埔滘站及舊大埔墟站因此停用,後者為位於較南的新建大埔墟站所取代。1983年7月15日,至羅湖全綫的列車電氣化及鋪設雙軌亦告完成,柴油列車從此退出本地客運服務。1983年8月,大圍臨時站啟用。

1982年前,九廣鐵路一直以政府部門的模式運作。直到1982年12月制定九廣鐵路公司條例,九廣鐵路公司(九鐵公司)正式成立。公司由政府全資擁有,設有管理局,其成員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委任,負責監管公司的運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