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九龍樂善堂

歷史

19世紀中葉,香港洋商利用中國帆船偷運洋貨入口中國,走私漏稅。兩廣總督下令在出入香港和澳門之水道,各設海關關卡,以緝拿走私船隻。當時的粵海關在已成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島以外的馬灣、佛頭洲、長洲及九龍灣各設海關緝私,打擊走私活動。由於海關武裝緝私船隻需要停泊補給,故大鵬協副將及九龍巡檢倡議在九龍砲臺東側40米修建長200米的石碼頭,以當時九龍寨城東面小河「龍津」命名。

碼頭附近有一墟集,在龍津石橋建成後更為興旺繁忙。當時的鄉紳父老組織慈善工作,在墟巿設立「公秤」,讓買賣雙方交易前先用秤量貨物,公秤所收費用全用於贈醫、施藥、助殮、修築碼頭之用,這個慈善組織後來在如今的樂善道建堂。1880年,這個辦理善業之組織正式成為一個慈善機構,並名為「九龍樂善堂」。在1929年,開辦九龍區首間女子義學,打破「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守舊觀念,為女性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免費教育和學習的機會。

二戰期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九龍樂善堂一名副總理因牽涉反日活動,而遭日本駐港軍政府清算,使堂務及人力受到空前損失,後遷址於龍崗道,即現時九龍樂善堂總辦事處。

戰後

在戰前及香港重光之初,樂善堂堂務猶如九龍城區的鄉事中心,但亦因此而未能成為香港政府認可的慈善團體,在1946年當局勅令東華三院協助九龍城中商人重組樂善堂,並由戰前的總理譚傑生、陳祖澤、顧超文等人組成具法律效力的常務總理會主理善業。常務總理會由一名首總理及兩名副首總理及不多於二十五名的常務總理所組成,後來在1965年首總理改稱主席,副首總理改稱副主席並增至四人,同時置總監督一人、副總監督二人監察堂務,由1946年至1960年的樂善堂首總理均兼任東華三院的副首總理。而按樂善堂規程,現時每屆組織均由不多於一百五十人的「當年總理」所組成,當中並選出二十五人為常務總理,同時設置荃灣、打鼓嶺、井欄樹、蠔湧、坑口等地之鄉村代表,代表在成立時樂善堂服務華界的傳承。現時的九龍樂善堂社會服務,包括香港教育、醫療和長者福利。另亦有參與社會服務聯會統籌之社會房屋共享計劃,推出社會房屋「樂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