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港龍航空

創辦初期

港龍航空於1985年5月由商人曹光彪、包玉剛、霍英東及中資機構華潤、招商局等組成的「港澳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成立,希望創辦一家有中資背景的本地化航空公司,與當地長期處於壟斷地位的英資公司國泰航空競爭。成立資本為一億港元,並於同年7月開始營運,曹光彪出任董事長,並租借一架波音737-200客機,打算開辦包括香港—北京、香港—上海在內八個中國內地城市的定期包機服務,但在8月17日被港英政府的民航處以飛機型號的問題而撤銷了相關申請,又要求港龍航空提供大多數股份由英籍人士所擁有和控制的證明,以便取得中英航空協定下代表英方的指定航空公司的資格。

在民航處要求下,港龍航空被迫進行了創建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資本重組,將公司資本從1億港元增至2億港元,分別由已取得英國國籍的包玉剛和曹光彪之子曹其鏞注資,包玉剛取得了港龍航空30.2%的股權,成為了最大股東,並出任公司董事長;曹其鏞則持有港龍航空24.7%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而港澳國際所持有的股權則減至24.99%,其餘20.11%的股權由其他少數股東持有。經過這次股權重組,港龍航空已經蛻變為由大多數英籍人士持有和控制的「以香港為基地」的航空公司,終於取得了與國泰航空同等經營定期航班的資格。但港龍航空的發展未因此而變得順利,1985年11月,時任港英政府財政司的彭勵治 (曾任國泰航空母公司太古集團董事局主席),宣佈新的航空政策,規定一條航線只能由一家 (本地) 航空公司經營,先獲發牌經營的航空公司可獲獨家經營的資格。由於高利潤、高客量的航線,包括香港-北京、香港-上海、香港-倫敦等航線已經由英資的國泰航空營運,港龍只能經營往來泰國布吉、以及北京、上海以外其他中國內地但利潤較低、客量較少的航點,還有一些假使由擁有廣體客機的國泰航空營運的話效率不高的航線。為此,港龍航空的創辦人包玉剛和曹光彪曾多次公開抨擊港英政府,不遺餘力地保護國泰航空和英國的利益。然而,港英政府的航空政策並未因此改變,港龍航空的困境也未得到改善。每年1月份,各股東都要向港龍注資以維持公司運作,至1987年,港龍的股東權益已經增至4億港元,至1988年更增至6億港元。港龍航空副董事長曹光彪也曾公開表示,港龍每月的虧損額高達500萬港元。1989年底,港龍航空的虧損累計已達23億港元,大股東漸感無力支撐,逐萌退意,國泰航空眼看時機已到,便開始了收購部署。

首先,國泰航空找到了港龍航空董事長包玉剛,提出了換股建議,使港龍航空成為國泰航空的全資附屬子公司,作為交換條件,包玉剛則可進入國泰董事局,並出任副董事長一職。1989年9月,港龍航空宣佈,包玉剛因年齡關係辭退董事局主席的職位,由其女婿、原常務董事兼行政總裁蘇海文接替。這實際上標志著包氏家族逐漸開始淡出港龍航空董事局。同年11月,包氏家族宣佈出售所持港龍航空的37.8%股權給曹其鏞,蘇海文也在同一時間辭去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的職位。包氏家族的淡出,實際上為國泰航空及中信泰富入股港龍鋪路。1990年1月17日,港龍航空再次實行資本重組,注冊資本則增加至8億港元。經過重組後,太古集團和國泰航空分別持有港龍航空5%和30%的股權,中信泰富的持股也增至38.3%,而曹氏家族的持股量則降至21.6%。重組後,國泰航空以第二大股東的身份接管港龍航空的管理權,港龍航空實際上成為國泰航空的子公司,成功鞏固了其在香港航空業霸主的地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