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六月二十九日

新一輯《帶阿姐看世界》的旅程在星期一開始。陪同我一起遊北非摩洛哥的是阮浩棕 Nicolas。浩棕是已故資深藝員梁舜燕的孫兒,舜燕姐是我當年在麗的電視訓練班的儀態導師,後來大家在 TVB 重遇,成為同事。雖然一直未有機會和舜燕姐在演出上合作,這次能和浩棕一起同遊西非,也可算是和她緣份的延續。

攝製隊的專車當天先到我家,然後一同前往機場,航班先停杜拜,再飛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的 Mohammed V 國際機場。

星期二,第一天的拍攝。喜愛電影的朋友,對《北非諜影》一定不會陌生,這套不朽名作,就在卡薩布蘭卡取景。

拍攝完成後,大隊就在當地知名的 Umayya Restaurant 用餐,Umayya 就在大西洋的海岸線上,品嘗北非 Fine Dining 之餘,也有一望無際的海景作伴。

在卡薩布蘭卡渡過一夜後,星期三經過七小時的車程,到達第二站捨夫沙萬 (Chefchaouen)。

捨夫沙萬是個山城,迷人之處在於她的藍色建築和街道,給人一種寧靜和平的感覺,到處都是打卡的好地方。捨夫沙萬擁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那些繪上精緻圖案的瓷器,尤其吸引。

星期四,到達非斯 (Fez)。在這座古城,我們參觀了銅器、皮革和布藝的製作。稍後還探訪了一個當地家庭,一嚐地道的馬格里布薄荷茶及一起玩一種名為 Riq 的手拍鈴鼓樂器,瞭解當地百姓的生活和習俗。我們也在這裡搜購一些適合沙漠穿著的衣服。晚上,在一所傳統餐廳進餐,也欣賞到民族歌舞的表演。

星期五,從非斯出發前往到撒哈拉沙漠的前哨站梅如卡 (Merzouga)。途程中,經過伊夫蘭 (Infrane),一座風景如畫的小城鎮,沒想到,這裡有清新涼爽的氣候和歐洲風格的建築,就如置身瑞士。離開伊夫蘭,見到售賣牛肉飽的攤檔,Nicholas 和攝製隊都被吸引,停下來拍攝製作過程。之後到達艾佛德。幾小時的車程,換來風景和氣候的轉換。艾佛德是座沙漠城市,以豐富的礦物、化石和地質聞名,在這裡,開始感受到大沙漠的氛圍和魅力。

晚上終於抵達撒哈拉沙漠邊緣的梅如卡,進駐營地。因為入夜了而未有看到沙漠風光,但參與了當地人為歡迎我們而舉行的營火會,切切實實的感受到撒哈拉民族文化。

星期六,一早起來騎著駱駝看沙漠的日出。之後在我們的導遊馬力先生的安排下,到另一營地去試造當地的薄餅。下一站是以陡峭懸崖和深邃的峽谷聞名的 Todra Gorge,在周圍環繞著的都是壯麗的山脈和綠意盎然的植被,不愧是摩洛哥的重要景點。晚上到達不少荷里活影視製作中常見的古城歐薩薩 (Ouarzazate)。

伯柏人 (Berbers) 是北非的原住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星期天離開歐薩薩後,就到他們的聚居地伯柏村,參觀當地的市集。伯柏人有獨特的語言和藝術風格,在市集裡,我和 Nicholas 買了不少手工藝品,回港時可以送給朋友。之後就到 Tizi n'Tichka 午餐,期間,Nicholas 送我一張他在旅途中畫的一張速寫,原來他也頗具天份。謝謝您,Nicholas!

我們也在 Tizi n'Tichka 參觀了生產堅果油的工廠,並且試著製作,一個特別的體驗。

離開 Tizi n'Tichka 前往馬拉喀什 (Marrakech),一座摩洛哥的重要古城,除了熱鬧的市集,宏偉的清真寺,也是她的特色。馬拉喀什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而主要用於傳統節日中的漢娜紋繡 (Hanna Drawing) 是其中重要的一項,有別於紋身,漢娜紋繡在皮膚上的圖案是暫時的。晚飯前,到當地的夜市走了一趟,還看到賣藝人「吹蛇」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