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七月三十一日

星期一晚在紅館欣賞了Mirror的演唱會。自從他們出道,看到的多數是個別成員的演出,但今天晚上,終於可以親眼目睹作為團體,Mirror 散發出的魅力。無論是舞蹈和歌唱,他們釋放出的能量確實是現今樂壇少見的。今人詫異的是,除了幾位知名度高的隊員,其他的成員都有獨當一面的才華。當晚採用的是「四面台」的設計,無論在演出編排,場景調度都有極高的要求,而且機關不少,對演出者而言,是個大挑戰。

這個星期二,對我來說是人生中的一個大日子,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今天公佈年度的授勳名單,我獲頒金紫荊星章。很多謝政府對我多年來的付出作出肯定,而這項榮譽,肯定會對我將來的努力,帶來動力。

大型文藝晚會《鐘聲迴響》將在明天演出,今天我們進行了最後一次排練。

香港文聯主辦的《鐘聲迴響》微妙的揉合了戲劇元素和舞台效果,以八個場景故事,說出了香港情懷。星期三晚上的演出,不同領域的演出者,從王祖藍的擊鼓、鄧苑霞的崑曲、張國穎的演唱,到我和黃百鳴、古天樂、譚詠麟把香港電影金像獎最高榮譽的「終身成就獎」頒給「全香港的電影人」,一幕一幕的演出,在總導演毛俊輝和執行導演傅月美的指導下,巧妙的將各種中國文化編織成一個動人的香港故事。

完成了《鐘聲迴響》的演出,星期四晚和王希穎去了演藝學院欣賞舞台劇《最後禮物》。《最後禮物》是黃子華闊別舞台六年的首次,夥拍潘燦良,演出莊梅岩的作品。兩人在劇中飾演兩兄弟,因家產而鬧上法庭。這劇透過緊湊情節,帶出很多人生價值的思考,是我近年觀看的最好劇場作品之一。真心向各位推薦。

從演藝學院出來,就聽到 Mirror 演唱會意外的消息,很傷心的知道演唱會大屏幕從高處下墮,擊中了舞蹈員阿 Mo 和另一位舞者,誠心祝願他們能早日康復。雖然意外成因有待調查,但心中不禁有個疑問,為了互相競爭和商業考慮,會不會把演唱會的舞台和效果設計得過於花巧和複雜?

香港演藝學院在 2013 年正式成立戲曲學院,創辦全球首個戲曲藝術學士課程。星期五晚是這個學年的「鑼鼓響」演出,向大眾展示學生一年的學習成果,我是受邀的賓客之一。演出劇目有《玉簪記》之(偷詩)、《平貴別窰》和《三岔口》。從當晚學生的演出看來,演藝學院課程除了維持一向的高水平,還一年比一年的富有朝氣,我想,這是因為教學和管理團隊對戲曲傳承的熱誠做成的。

看完演藝學院學生演出後,是時候到八和粵劇學院的同學們登場了。星期六晚上在高山劇場新翼,欣賞了「八和粵劇學院 21-22 年度學院課程匯報演出」。2009 年開始,學院推出第一屆「青少年粵劇演員訓練班」,四年一屆,今年的畢業班已是第6屆了。很高興看到學員們的演出有很不錯的水平,這實在應歸功於各課程主任和導師的教導有方和學生們的自發性,尤其這幾年在疫情的陰霾下,四年內有三年斷斷續續的停課而需不時在網上學藝,沒有教、學雙方的積極勤奮,絕對不會有這樣的亮麗成果。

星期日晚,出席了高太的80歲壽宴。高太多年來一直支持粵劇,也是任姐任劍輝女士的契女。高太在圈內和文化界中人緣極好,當晚的重要賓客當然是仙姐白雪仙,其他的嘉賓都是甚有份量的文化工作者,也有不少粵劇和影視界的前輩和朋友,如汪玲、寶珠姐、梅雪詩和毛舜君等等。很高興看到當晚高太非常享受朋友的祝福,也多謝她多年來對粵劇的支持,謹祝高太身體健康,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