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七月二十四日

這個星期一,收到半島酒店的中秋禮物。精美的包裝裡面,有8個不同口味的迷你月餅,還有一罐茶葉和一套精緻茶具!謝謝半島酒店的美意。

這天也參與了《鐘聲迴響》的彩排。《鐘聲迴響》是由香港文聯策劃,慶祝香港回歸25週年的一個大型文藝晚會。將會在27號舉行的晚會,將會沿著多個主題,透過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的演出,引領觀眾回望香港走過的歷程,也展望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很有心思的節目設計。

今年是理工大學成立的85週年校慶,為了隆重其事,校方邀請我主持一系列的訪談節目,採訪了歷來對大學作出重大貢獻的人物。星期二就在校園裡開始《理工大學成立85週年校慶訪談系列》的拍攝工作。

一個漂亮的燈籠,裝著六個迷你月餅,這就是 Lady M 今年月餅禮盒的設計。星期三在外出做運動和練歌前,收到了這個美不勝收的中秋節禮物,謝謝 Lady M!中秋節時一定會掛起來欣賞欣賞。

「粵劇戲台」15週年的一系列演出,星期四在文化中心開鑼,第一炮由契女李沛妍夥拍李龍,演出《香羅塚》。契女擔綱演出,契爺契媽當然是座上客!對年青演員來說,演出是藝術路上成長很重要的一環,很高興看到沛妍能把握每次機會,演好角色。

為了12月的演出,星期五繼續練曲。

星期六到屯門大會堂,欣賞家英哥和新劍郎合作演出《七賢眷》。25年前,兩人曾以此劇,慶賀香港回歸,今天再一次合作,作為香港特區回歸25週年的重頭粵劇節目。早前因為要在澳門接受演出前的檢疫隔離而錯過了在戲曲中心的首演,很高慶可以在重演時欣賞得到。《七賢眷》是乾隆年間最流行的十八套粵劇劇本「江湖十八本」其中的第七套,原為提綱戲,即沒有完整劇本,只列出戲中各場情節、角色和音樂重點,著重演員自由發揮。在七、八十年代由新劍郎按提綱內容重新編寫,並加入以官話(中州韻)演出的傳統排場戲,令作品更為豐富。

三天前看過契女沛妍的演出,星期天晚上再到文化中心欣賞《紫釵記》,除了她對霍小玉的處理掌握得不錯之餘,不得不讚的是她在這一系列慶祝「粵劇戲台」15週年的演出,還兼顧了節目統籌和翻譯兩職,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