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七月十七日

星期一回 TVB,錄影《好聲好戲》第2季的第7集。

一轉眼,「油麻地戲院場地夥伴計劃 - 粵劇新秀演出系列」由開始至今,已經十年光景。第十一年度的節目,在星期二晚開鑼。自從去年底,因為油麻地戲院的擴建,我們移師高山劇場新翼作演出和訓練的大本營。

十年前計劃開始時,我們在油麻地戲院演出《六國大封相》,當年的「封相」,要由資深的老倌帶領著新秀們,才可完成演出。十年後,在開鑼前演出同一劇目,已經全部由新秀們擔綱,老倌們變成座上客,見證後輩們的成長,顯得別有意義。這十年,計劃已孕育了三批新秀,加上樂師、佈景、行政人員等,粵劇界朝氣蓬勃起來了。目睹他們成長,是一個美妙的過程。

因疫情關係,不少節目無奈的取消了,但機會往往伴隨危難而來。網上教學、演出、在演出引入新科技等,都是危機中促成的。今年,「粵劇新秀演出系列」準備了100場演出,證明瞭我們可以自強不息、與時並進和克服因難的能力,相信在疫情過後,這段時間的歷鍊,會讓粵劇界有更大的發展。

白頭髮又出現了,星期四到 Salon 處理。

今年的《明愛暖萬心》在星期六晚舉行。我除了和鄭衍峰和宋苑穎兩位青年人拍檔擔任司儀外,也因為周振基博士伉儷的一百萬元贊助,演唱了一曲《華麗轉身》。這晚的亮點有專程回港演出的陳美齡、張勝量(牛牛) 的鋼琴演奏、 大灣區管絃樂團向利孝和夫人致意而演奏的《黃河協奏曲》等。

周守仁主教在晚會上說希望大家都能夠「以小善行大愛」,從千多萬元的善款來看,香港市民做到了。

星期天,我以主席的身份,主持了八和會館的 2021-2022 會員大會。自兩年多前,會館和各位八和子弟,深受疫情打擊,可以說,這段時間是近年會館最艱難的日子。但危難中,我們看到了理事們和工作人員的關愛和熱枕,無論在財政和物資上對會員的支援、向政府爭取演出神功戲的演出機會和檢疫測試安排的體恤安排上,他們都奮戰不懈,付出最大的努力。作為主席,我深受感動。

疫情令過去一年,會員交流聚會的機會少了,但星期天看到踴躍出席的梨園子弟,令我相信,八和仍然是充滿動力和團結的組織,期待著疫情過去後,我們再為廣大市民帶來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