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六月五日

這個星期一,是我在澳門的第22天。演唱會主辦單位安排了我和傳媒見面,介紹演唱會之餘,也談一下我這次旅程的感受和對中樂團未來發展的看法。很多謝文化局演藝發展廳長鄭繼明先生能撥冗出席,也很高興他和我的看法一致,認為中樂團可以透過和大灣區中不同地方合作,從而創造一個中樂團和藝術工作者理想的發展空間。

見面會後是和中樂團排練的時間。帶領澳門中樂團55位成員的是指揮胡詠言先生,胡先生出生於上海音樂世家,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 。其後赴美國耶魯大學和茱莉亞音樂學院深造,獲碩士學位,先後師從鄭小瑛和世界著名指揮家教育家穆勒教授。在他的指揮棒下,樂團營造出它獨有的音色和帶出樂曲裡的不同層次,可以和這樣一位出色的音樂家合作,是一個非常有啟發性的經驗。

星期二早上和樂團在演出場地「威尼斯人劇場」的第二次排練進行順利,在胡先生的指揮下,和樂團的配合已有水乳交融般的默契。

早一陣子嚐過「北方館」的地道北方菜色,回味無窮。排練後就和我一起來到澳門的幾位製作人員再吃一遍。

星期三晚上《汪明荃與澳門中樂團》音樂會可以說是我歌唱生涯的一次回顧,第一部份以藝術歌曲和民謠為主,都是我早年學習歌藝時的曲目,今天重溫,希望樂迷能欣賞歌者數十年歌唱生涯之後的昇華。接著是連串的經典國語名曲,在我初入行的年代,國語流行曲盛行,《恨不相逢未嫁時》、《愛你變成害你》等是當年流行樂壇的主流,年代不同了,但永恆的是這些曲詞皆美的金曲。最後部份是我的一系列首本名曲,《楊門女將》、《京華春夢》、《萬水千山總是情》等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旋律和歌詞,配上胡詠言先生的指揮和中樂團的出色演譯,現場氣氛進入高潮,最令我難忘的是當現場觀眾用手機的燈光編織成一片燈海回應著我的歌聲,那種感應和交流,將會烙記心中。

第二天在房間休息,星期五下午就約了舊同事班班在 Galaxy coffee 下午茶。我和班班難得見面,當然不愁沒有話題,很開心的知道她的兒子已完成學業,開始工作了。相交數十載,在閒談間,共同的經歷都彷如昨日。

多謝香港來的團隊不辭勞苦,和我一樣在澳門生活了三個多星期,協作了一次成功演出。晚上我在「醉江南」,以正宗的江浙菜款待,向他們說句:「衷心感激!」。

因為要到珠海處理一些銀行事務,星期六早上就經關閘邊檢大樓返回內地,多得朋友 Lawerence 的幫忙,過程順暢,省了不少時間。正事辦完,就到「品粵軒」飲茶,還見到得獎無數的行政總廚張錦東師傅,在他的監製下,「品粵軒」的出品除了別緻的造型外,更是色、香、味俱全,佩服!

淮揚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雅淡、精緻、源遠流長。好朋友趙太知我喜歡,晚上邀請我到「倫敦人」裡面的「准揚曉宴」晚飯。這次來澳,得到趙太的關顧,實在感恩。和好友在歡樂氣氛中用餐,是人生一大樂事。世侄仔敬一還畫了幾張漫畫送我,多謝這位小畫家!

一夜甜睡,星期天醒來時已是中午一點半!飲了杯熱鮮奶,就出發到倫敦人的「御景薈」和一班好友茶聚。Angela、侯太、黎姑娘、楊姑娘和鄺先生這班每次來澳必見的老朋友,由於疫情,已有兩年多未見,此時再聚,要說的話太多了。唯一憾事是這個群組的中心人物八姑娘抱恙未能出席,可惜,祝她早日康復,下次再見吧。

晚上 Gigi 和 Lawrence 夫婦請我在巴黎人酒店內的「巴黎軒」吃晚餐,為我餞行。這裡除了可以滿足你的味蕾之外,也是一場視覺的盛宴。大廚把中國書畫的美,融入了每道菜色的設計之中,別出心栽之餘,也把飲食體驗,提升到另一境地。

這次澳門之旅,試過不少頂級餐廳,各有特色,除了驚嘆於她們的水平之高外,也體會出良性競爭而帶來不停進步。

明天早上就要離開澳門了,接近一個月的異地生活,初時有點擔心不能適應,但在各位好朋友的關心和款待下,現在竟然有點樂而忘返。再一次多謝澳門藝術節和中樂團的邀請、入場觀眾的支持。期待著將來再聚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