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十二月十三日

疫情再次加劇,原來準備和香港中樂團在11和12號的演出無奈地取消了,8號我仍按照原訂計劃到文化中心和樂團排練,希望最後能作網上演出。後來得知道文化中心將會全面封館,換而言之,在網上直播的可能性也告吹了,回想起多個月來大家的準備功夫,心裡不免感到有點失落,唯有期盼將來和香港中樂團的演出。

9號我參與油麻地戲院場地夥伴計劃2020-21 督導委員會的會議。油麻地戲院場地夥伴計劃,是康民署和粵劇基金會旗下的項目,由八和會館負責營運,而督導委員會,就是檢視項目運作的單位。

隔天和家英哥到中環處理些私人事務,雖然疫情下市面有點冷清,但不缺聖誕氣氛,趁著不少店舖的減價優惠,也入了不少聖誕貨。和家英哥在嘆著下午茶時,踫到也在shopping的阿Sa和Kenny,可惜因為抗疫措施而未能同抬暢談。

無綫電視暨職藝員愛心基金是TVB成立的一個慈善機構,鼓勵公司職藝員共襄善舉,以善款及實際行動支援一些落在既有福利機制以外,而有急切經濟援助需要的人士,幫助他們避免因經濟困境衍生出來的家庭問題。

「冬至送暖大行動」是它的一個重要年度項目。基金在今年冬至,為老友記配搭賀節和抗疫福袋;內有臘腸、湯包、冬菇、活絡油和抗疫香包等等。今年因為疫情關係,同事們未能如以往一般,親身和受益者一起做冬,只好將心意藉著包裝福袋,送給老友記和基層家庭。

我在11號和一班熱心同事,在公司一起做了包裝工友,連同早兩天大家的辛勞工作,合力完成了2000個福袋!希望明年疫情過去時,能親身和各位一起過冬。

福陞粵劇團的《楊枝露滴牡丹開》,原定在九月公演,現在延至明年二月。12號開始排練工作,第一步是集合主要演員「講戲」。

《楊枝露滴牡丹開》是編劇家蘇翁的名作之一。這部粵劇取材自《鏡花緣》和《聊齋》,充滿奇幻浪漫色彩,描寫一段仙凡之戀。話說牡丹仙子紅萼冒犯了武則天,大花神奉命要將牡丹毀滅,幸得愛花成痴的書生黃文翰相救。書生歷盡險艱,偷將牡丹帶返洛陽,最後仍難逃天劫。在最後關頭,黃文翰求得觀音大士賜下楊枝甘露,牡丹得以重生,成為備受世人鍾愛,象徵吉祥富貴的花後。

我、家英哥和老拍擋新劍郎、洪海和林小葉在工作室把劇本由頭到尾研究一次,把劇本消化從而掌握自己的演譯和角色間的互動,甚有得著的一天。

疫情下,本地遊已是新常態。一面遊山玩水,一面發掘香港的美麗,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

多謝Arnold及Amber兩位同事時常陪伴我去行山、執垃圾,和健身,令我在疫情期間可以消除壓力。13號那天,我們又一起到鶴嘴探險!鶴嘴是一個位於香港港島的海岸保護區,也是香港現時唯一一個海岸保護區,故此務必遵守守則並且遠離水邊,避免乾擾生態研究或做成環境負面影響。在那裡不乏引人入勝的景色和古蹟,例如鶴咀燈塔、鯨魚骨架、燈塔158號、蟹洞和雷音洞等等,我們在觀賞美麗的自然景觀之餘也可以對昔日的香港緬懷一番。完成鶴嘴之旅後,我們還順道去了赤柱,看看歷史建築美利樓。

七天裡充斥著不同的情緒,從失落到踏實再到讚嘆大自然的美麗,豐富的一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