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九月二十日

9月14日是《八和頻道》開拍的日子。《八和頻道》是一個粵劇的網上教學節目,內容分成四十集,每集不超過20分鐘。內容圍繞著粵劇的「唱、做、練、打」,深入淺出的介紹粵劇的方方面面。

《八和頻道》是個龐大的工程,由置景到拍攝,我們合共租用了18天的場地,動員了由樂師到大老倌,超過三百位八和子弟參予其中。四十集的拍攝,無論在內容编排,演出人員的調配等範疇,都是極大的挑戰,但若能透過節目能讓大眾能對粵劇能重新認識,一切都是值得的。

十多年前,八和會館曾參予前北九龍裁判法院活化計劃的招標,可惜在最後階段落選。因為Savannah藝術學院退出計劃,活化計劃重啟。北九龍裁判法院座落深水埗區,擁有不少粵劇愛好者,對八和來說,不失為一個理想的會址,由於空間大,對開辦課程等推廣工作,甚具吸引之處。15號那天,北九龍裁判法院舉辦開放日,我也再次參觀,估量一下再次參與活化計劃的可行性。

我遷入九龍灣的工作室已有十年,是時候做點翻新工程。趁著《八和頻道》的拍攝,工作室有幾天空擋,就决定在16-18日這段時間更換冷氣系統。

在這個學年,我是香港理工大學的駐校藝術家,其中一個任務,就是主持一個粵劇的工作坊。19號,來自不同學科的12位同學就來到《八和頻道》的拍攝場地,由我和幾位資深的粵劇人,為他們上了一堂入門課。過程中,我們涉獵到一些粵劇基本知識,也透過一些生動的習作,讓大家都能體驗粵劇之美之餘,也可以第一身參與粵劇演員的訓練。

《娛樂大家》這一輯的錄影進入尾聲,最後一集在20號錄影,請來阿Bob和蝦頭,大家都寓工作於娛樂,開開心心的過了一天。回顧這一季的《娛樂大家》,加入了新的場景和元素,甚有新鮮感。現在暫別,有一點意猷未盡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