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三月十五日

自從政府暫停開放所有文化、表演場地,以致三百多場神功戲及表演被迫取消,沉重打擊粵劇界。唯幸「泰亨村」依然堅持於11月,舉辦每五年一度的粵劇表演,並於3月9日於八和會館簽約。對參與其中的演員和工作人員來說,就像寒冬中送來熱炭一樣;而我也熱切期待,年底與久未合作的龍貫天一同演出。

照原來的日程,3月10號和11號是香港藝術節《荊釵記》演出的日子。現在取消了,心裡難免失落,畢竟曾經付出不少心力籌備。但想到取消演出能減少社區感染的機會,是負責任的安排,失落感就少了,換來了一種和大家同心抗疫的心情。期待疫情過去,再和戲迷盡興的機會。

11號那天,錄影了《娛樂大家十點半》第13集和14集。

13號,我以八和主席的身份,連同八和三位副主席和多位理事,與民政事務局、粵劇咨詢委員會和粵劇發展基金商討「藝術文化界資助計劃」尤其是對基層手足的財政支援,如何落實。受到撥款支援的粵劇從業員當中,其實有過半是非八和會員。會議結束,我就放下八和主席的身份,做回一位司儀,到電視城採排在第二天正式錄影的《星光熠熠耀保良》。

特別一提的是,於今年的《星光熠熠耀保良》中演唱的抗疫粵曲《暮春三月》,其實這是疫症初期,由家英哥提出的概念,邀得高潤雄作曲、謝曉瑩作詞,由龍貫天夥拍謝曉瑩合唱的作品。我聽後覺得非常有意思,於是推薦給TVB於《星光熠熠耀保良》中首演,心想,一方面粵劇界能為抗疫做點事,另一方面又能為慈善出力,一舉兩得,實為美事。

週日天氣大好,於是往沙灘幫忙清潔垃圾、和一班游泳教練談談天。大概因為近來大家都因為疫情而多留在家中,見到不少家長和小朋友們都趁著好天氣出來走走,充積著久違了的笑臉和笑聲。這樣的一個「運動日」,仿佛幫我清空了壓力,帶來能量迎接新的一個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