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十二月十三日

烈哥陳鴻烈和鍾大哥鍾偉明早前均因心臟病發逝世,這星期相繼舉殯。連日來天氣陰晴不定,未知是否因為上天也可惜演藝界失去兩位大哥,只知道地上有不少人也哭成淚人,最傷心的當然莫過於兩位大哥的家人,而我們一班同事好友心裡亦難免戚然。

烈哥陳鴻烈於一九六二年加入邵氏兄弟旗下的「南國訓練班」,畢業後正式投身演藝界。想當年烈哥劍眉朗目,輪廓冷冽,一挑眉、一瞪眼,酷得不得了,但可能也因為這種酷的感覺,烈哥多演反派,成為六七十年代國語片時代的著名奸角,也是以奸角成名的少數藝人之一。烈哥其中最著名的一部作品,當然要數一九六四年的《大醉俠》,他所飾演的反派角色玉面虎一鳴驚人,同劇還有後來與烈哥擦出愛火花的鄭佩佩和岳華,三人一起走紅,成為當時演藝界大紅大紫的人物。

年輕的觀眾或許會以為我與烈哥的淵源僅始於《血薦軒轅》,但是經歷過國語片時代的觀眾大概還記得,當烈哥大紅大紫時,曾經有一個初出道的女新人,經常拿著米高峰訪問他和許多當時紅透半邊天的明星。我和烈哥的相識其實就始於那時,當時初入行的我在麗的當主持,因而有不少機會跟許多大明星訪問交談,烈哥也是其中之一。

不過真正跟烈哥熟絡起來,當然是《血薦軒轅》。當時就覺得烈哥工作態度很好,很照顧大家,最難得的是烈哥因為早年拍電影,交遊甚廣,《血薦軒轅》是TVB第一部到北京拍攝的劇集,監製戚其義和劇組工作人員對當地拍攝方式、人員等等都不熟悉,烈哥便幫了不少忙。處事總是從容潚灑的烈哥,為我們化解了不少問題。

在拍攝《血薦軒轅》期間,我對烈哥還有一個十分深刻的印象,相信很多觀眾初接觸烈哥演出時,跟我都有同感。烈哥在演出時,首先吸引大家的就是他的廣東話。烈哥的廣東話鄉音濃重,當時鄭少秒跟他有不少對手戲,有一次我半開玩笑地說替鄭少秒感到辛苦,因為對著烈哥,就像對著外國人說廣東話,當時烈哥和大家都一笑置之,不以為然。沒想到久而久之,烈哥這種自樹一格的廣東話,倒成為了他的招牌,更深受觀眾喜愛。

烈哥年輕時,外表給人的感覺酷得不得了,年歲漸長,當年迷倒眾生的冷峻外表,都變得慈祥溫文,更添幾分成熟男人的魅力,復出之後,在演藝事業又攀上另一高峰,2004年憑《金枝慾孽》飾演孫清華一角而奪得「本年度我最喜愛的實力非凡男藝員」獎項,生前最後一部劇集《畢打自己人》中閆器的角色更是深入民心。

至於鍾大哥是有名的「播音皇帝」,也是港台的活字典,工作認真,樂於助人,對後輩又多加提攜愛護,對於鍾大哥之前替我錄《武則天》、《德齡與慈禧》等劇本的事情,之前已經說過了,在此就不再細說,只能再一次衷心致謝。

在幕前,我和兩位大哥的合作可能不多,但是鍾大哥對我的多次仗義幫忙、我和烈哥在化妝間碰面時同聲同氣地以上海話交談的情景,我都會記在心中。

逝者已矣,還望生者堅強。在這兒希望鍾大哥和烈哥的家人節哀,早日振作,也好讓鍾大哥和烈哥能夠安心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