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六月二十八日

星期四到了香港演藝學院出席第二十三屆畢業典禮,不過這次我的身份不是嘉賓,也不能說是畢業生吧,但我都跟場內所畢業生一樣,穿起禮袍,戴上禮帽,懷著緊張又興奮的心情上台領受學銜。

其實我幾個月前已經接到喜訊,知道香港演藝學院將會向我頒授榮譽院士學銜,能夠獲得這次的榮譽,令我特別高興,因為是與演藝有關的學銜,感覺總是特別開心。

香港演藝學院創立於一九八四年,歷史雖然不算很長,但越辦越好,至今培育出的演藝人才多不勝數,舞蹈、聲樂、演奏的台前幕後上,都可以看到香港演藝學院的畢業生;迪士尼、澳門表演場所都是演藝學生一展技能的舞台。近年演藝學院更開辦粵劇課程,可謂是全方位培育演藝人才。

除了培育人才外,每年演藝學院都會頒發榮譽學銜予對演藝學院有貢獻或在演藝界有一定成就的人士,今年我有幸成為其中一人。另外還有三人榮獲榮譽博士,四人榮獲榮譽院士,他們都各具成就,備受大眾肯定,能夠與他們一起踏上台上領受學銜,我實在感到十分榮幸。

獲頒榮譽博士學位的分別是何鴻燊博士、埃薩‧貝卡‧沙羅倫先生及理查‧謝克納教授。何鴻燊博士大家都十分熟悉,是港澳著名企業家,一直熱心公益,積極推動教育、文化、藝術、體育,以及其他社區服務;生於赫爾辛基的埃薩‧貝卡‧沙羅倫先生則是傑出的指揮及作曲家,一九八五年獲委任為瑞典電台交響樂團首席指揮,並服務該樂團達十年之久,期間同時擔任愛樂樂團首席客席指揮;理查‧謝克納是紐約大學教授,任教於提喣藝術學院表演研究系,二零零五年三月獲上海戲劇學院授予榮譽教授並成立「理查‧謝克納人類表演學中心」。

獲頒榮譽院士的共有五人,包括我、卡拉‧戴爾福斯博士、毛妹、亞歷山大‧范斯里維博士及閻惠昌教授。卡拉‧戴爾福斯博士積極參與組織國際活動,一九八九年開始籌辦成立歐洲藝盟──一個現代表來自四十七個國家、超過三百五十所高等藝術教育機構的國際組織;毛妹是卓越的演藝藝術家、鼓舞人心的老師、大型芭蕾舞劇監製及具創見的編導,對推廣藝術不遺餘力,五十多年來為香港舞蹈界作出重大貢獻;亞歷山大‧范斯里維博士既是佈景和時裝設計師,也是時裝史學者,生於莫斯科一個著名藝術世家;閻惠昌教授則是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於一九八七年中國首屆專業評級中,獲授予國家一級指揮。

以上各位傑出人士、藝術家能夠獲此殊榮,確實是實至名歸,至於我呢?典禮上當然也宣讀了關於我的引文,四十多年的演藝事業又在眼前匆匆轉過,引文其中一段是「汪氏成就橫跨電視、歌唱、舞蹈、歌劇及傳統粵劇,對香港表演藝術貢獻卓著」。其實在演藝上成就非凡的人有太多太多,我不敢說我的貢獻有多卓著,不過我是真的很喜歡我現在的工作,也希望我的努力不會辜負各位對我的支持和厚愛。

這次能夠獲此殊榮,有一個人我要特別感謝的,那就是香港演藝學院校董會主席梁乃江教授。高等學府頒授榮譽學銜,都要經過提名和甄選等嚴謹步驟。提名是第一步,而為我邁出這重要的第一步的,便是梁乃江教授。

回想上一次我獲香港城市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為我邁出提名這重要的第一步的,其實是身兼TVB副行政總裁的梁乃鵬博士,亦即是梁乃江的哥哥。這兄弟倆對我的賞識和認同,我實在是無言感激。

要多謝的人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真的要再一次謝謝各位支持我、愛護我的朋友,對大家多年來的厚愛,我無以為報,只能承諾未來我對演藝藝術的熱愛,只會有增無減,不會辜負大家對我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