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六月九日

六月一日開拍新劇,近日都忙於投入漫長的拍攝工作,謝絕了許多其他活動或演出。事實上即使沒有其他工作,拍劇也著實是夠忙的了,所以每逢拍劇,我閒來唯一的娛樂可說是看新聞,而最近幾宗新聞,都不禁讓我關注起青少年的問題,禁不住要想,這個世界怎麼了?我們的下一代又怎麼了?

其實很早以前便有報道,指香港即使是小學生也有吸毒的問題存在,曾經惹起社會極大迴響,最近更連續爆出多宗初中生在學校吸毒,紛紛神智不清地被送往醫院的事件,問題再次引起各界關注,我自己也覺得匪疑所思。小學生、初中生吸毒已經令人十分震驚,還要在學校集體吸毒,十多年前這樣的事情簡直是天方夜譚,如今卻接二連三地發生,是不是因為吸毒不經不覺間已經在青少年間成為潮流?成為青少年一時貪玩下無傷大雅的事情?

當然,青少年心智未成熟,即使是大人許多時候都受到社會或其他許多因素影響,要瞭解青少年吸毒風氣形成的原因,可能要留待社會學家深入研究社會環境、家庭因素等問題,特別是這一連串校園集體吸毒事件,不如我們過往的認知般,是家境不好、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逃避和反叛社會衍生的問題。雖然天水圍等大家熟知的家庭問題重災區有多宗個案,但即使是港島區的傳統名校也有學生集體吸毒,而且我深信至今所揭露的學生吸毒個案,仍只是冰山一角,校園吸毒問題似乎真的已經是一股吹遍香港的歪風。

年輕人吸毒個案其實早就存在,早年深圳盛行的毒品派對,數月前年輕藝人日本藏毒及吸毒事件,以至最近一連串校園集體吸毒事件,都反映出問題有日益嚴重和年輕化的趨勢,而相信不單是我,很多人同樣都不明白為甚麼年輕人會逐漸愛上吸毒。雖然說年輕人尚屬心智未成熟的一群,但這次校園吸毒事件的學生都已經十四五歲了,其實絕對清楚吸毒的禍害有餘。無疑社會等因素對年輕人是有影響,但是其實最終下決定要吸毒的還是年輕人本身,最大的責任始終在於他們自己。當社會決定嚴正面對這個問題時,我希望年輕人也可以嚴正及有責任感地面對自己的行為。

其實除了吸毒,年輕人還有很多活動可以選擇,除了教育和宣傳外,我們其實還可以多舉辦社區活動,讓年輕人更清楚看到,吸毒絕對不是適合的娛樂,他們還有很多活動可以選擇。我早前便聯同一班藝術文化界人士組成「文化關懷行動」,在天水圍推出多項活動,其實類似的活動也可以在其他地區推行,為年輕人提供有意義的宣洩體力,消磨光陰,認識朋友的方法。

當然教育在這方面也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可惜香港的教育問題同樣令人憂慮。基督教臻美黃乾亨小學暨初中學校辦學權事件同樣鬧得滿城風波,揭發學校創校校長兼校監多年來用人唯親,更為學校訂立一系列「綑綁式合約」,向自己的公司利益輸送,學校帳目一團糟,屢遭家長投訴後結果突然宣佈交出辦學權,公然決定丟下爛攤子一走了之;而教育局在這當中扮演的角色同樣令人失望,八年來未有批出臻美的高中辦學資格,明顯是知道臻美有問題,卻沒有盡力監管,絕對有疏忽的嫌疑。結果現在問題爆發了,教育局和臻美校監互相推搪責任。本都是為人師表,應該對下一代負責任,給下一代樹立誠信、守法、盡責榜樣的兩方人,結果落得如斯局面,其實真的很難看,最可憐的還是一群被「綑綁式」留在臻美,進退失據的學生和家長,所幸已有二十五個辦學團體表示願意接手臻美,對家長和學生來說,總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最近還有一宗新聞聽來似乎不是針對年輕人,可是與年輕人其實大有關係的新聞。最近年輕人熱點旺角,出現狂徒高空投擲鏹水彈,不幸途經的人不論男女老幼,無一倖免,全都被飛濺的腐蝕性液體灼傷,不但毁容,傷及眼睛更有失明的危險。至今旺角奶路臣街行人專用區已經三度被「空襲」,造成一百人受傷,昨天發生的案件在「天眼」安裝後五小時發生,更可謂是向警方清晰下達的戰書,分明表示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很有可能還會繼續,市民還要活於惶恐之中。

經濟問題、疫症、社會上還有狂徒出現,無可否認我們和新一代年輕人都正經歷著各種各樣的衝擊。年輕人吸毒可能有許多我們大人不理解的原因吧,但在向那些原因低頭之前,我希望每一個年輕人都可以認真想想,終身損害健康,前途盡毁,父母傷心等等結果,是不是真的都及不上他們吸毒的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