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四月十九日

一連兩場歌舞劇《真係阿姐──汪明荃》終於告一段落,對於整體表現,我自己是滿意的,希望各位觀眾也有同感。

兩場演出許多朋友都覺得匆匆而過了,但其實為了這兩場數小時演出,我跟台前幕後一眾工作人員不知道忙碌了多少個晚上,早於去年十月的時候我便開始排舞,而製作班底其實也在更早以前便投入工作,當時覺得忙、覺得累,但現在回想起來,倒是覺得興奮又開心,過程還是有許多值得享受的地方,因為知道自己總算沒有白忙一場。

我想大家都知道籌備一個這樣的大型演出,其實一點也不簡單。劇本、音樂、舞蹈、服裝、造型,全都不是簡簡單單便可以完成的,而且這些元素還要互相配合,才可以得出一部完整的歌舞劇,當中要過多少關,斬多少將,衝破多少障礙,恐怕是大家難以想像的。

從沒有變有,由零開始變成一個完整的製作,當然是不容易的,而且這既然是關於我的故事,我所參予的部分自然多,排舞、排戲是當然的,另外劇本創作、服裝造型等,我都希望可以盡量提供意見,令整個演出盡善盡美。即使在服裝設計和廣告贊助,我都努力找人幫忙支持,希望讓大家看到真真正正的「真係阿姐」。

不過除了我辛苦外,我知道《真係阿姐──汪明荃》台前幕後的班底多個月來也辛苦了。演出能夠順利成功,他們當然功不可沒,我也衷心希望他們與我一樣,在這次演出取得滿足感。

另外要謝謝的,當然是各位到場支持《真係阿姐──汪明荃》的觀眾,沒有大家的支持,即使我和台前幕後再努力也是枉然。演出之後,我在網上和各渠道都聽到許多意見,有好有壞,我全都歡迎,畢竟有交流才有進步,如果觀眾都吝於提出意見,我們進步的空間便變得十分有限了。

壞的方面,有人認為劇本不夠豐富,例如沒有好好發展Liza與Gary一段同事關係的故事線,覺得故事還是有很多發展空間,劇本可以有更多元化、更豐富的發展。這點我們會銘記於心,他日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也希望可以讓這部歌舞劇變得更完美。

好的方面,我知道不少觀眾在進場前都以為看到的將會是話劇,結果在紅館上映的,卻是跨媒體歌舞喜劇,當然喜出望外。我們花在舞台設計上的心思、舞台上各種機關設計、跨媒體製作,在觀眾的讚賞中都顯得物有所值,而這亦正明當初堅持在紅館演出是對的。只有紅館才能提供場地讓我們建設這樣一個互動多變的舞台,所以日後如果再有這樣同類型的演出,我還是會選擇紅館。

另外,我想引起最大迴響,大家覺得最感人的部分,應該是最後十七八分鐘的演出。「真係阿姐」當然不只是工作,不只是五光十色的演藝生活,不只是緊握每分每秒,當然在大家看似成功的演藝路途當中,我還是有遺憾的。我遺憾從來沒有當過媽媽,從來不懂與孩子相處,高世章寫的《孩子》一歌,相信亦頗能說中許多想當媽媽的人的心事。

來到這一刻,歌舞劇算是曲終人散了,希望大家在紅館都一起笑過、感動過,我亦在這兒再一次謝謝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再一次謝謝每一位進場的觀眾,圓了我多年來演藝路上的一個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