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三月二十九日

有時候翻開報紙,總會冷不防被某些新聞嚇了一跳,這星期也不例外,星期三我被嚇了一次,星期四又再被嚇一次,說的都是關於印傭的新聞。

星期三許多報章都報道,郭羨妮前一天在家裡被印傭襲擊,手臂險被咬去一塊肉,又被扯脫了不少頭髮,郭羨妮的媽媽也受到驚嚇,印傭情緒失控,最後要警察出動,才能制服印傭。據說印傭在被押往精神病院期間,情緒仍未平伏,發狂咬傷護士,亦有傳印傭乃為情所困以致精神失常云云。

大眾對印傭的議論常未平息,隔天星期四天水圍天耀邨又傳出印傭疑不滿僱主解僱,以漂白水開奶餵飼僅九個月大女事主,女嬰嘔吐大哭,僱主大驚報警,印傭當然難逃法網,幸而女嬰送院檢查後並無大礙,目前正留醫觀察。

兩宗新聞恰巧都是印傭,難免影響大家對印傭的信心,不過其實出現問題的外地女傭不限於印傭,張學友的菲傭早前亦傳出偷信事件,其他外地家傭還不時傳出虐兒、偷竊等事情,問題其實十分普遍。只是人總有好與壞之分,即時好人也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我們不能一竹篙打沉一船人,當我們猜疑、責怪外傭,認為她們不稱職時,有沒有想過自己是不是一個稱職的僱主呢?

我就知道外傭當中,也有不少很好很好的人,有的把僱主的孩子視如己出,無微不至,有的盡忠職守,絕不躲懶,而我自己其實很早以前已經開始僱用外傭,多年來倒也沒有甚麼不愉快經歷。

我接觸的第一個外傭,應該就是結婚後請的瑪莉,當時請外傭的原因很簡單,相信很多人都與我一樣,就是因為價錢較便宜,而外傭又有名勤力。當時我們跟瑪莉的相處還算愉快,直至瑪莉幾年後辭職回鄉結婚,我們都一直相安無事。

現在我也請了兩位菲傭幫忙。這兩姊妹我請的原本是姊姊,後來姊姊回鄉結婚生子便介紹妹妹來,後來姐姐鄉下的家安定了,又說想回港工作,我便又請了她,結果兩姊妹一直為我工作至今。

其實外傭制度在香港已經三十多年了,如今菲律賓、印尼、泰國、尼泊爾等都有外傭到港工作,她們離鄉別井,隻身到港,為的也不過是每月三千五百多塊工錢,好讓她們能寄回鄉下幫補家計,仔細一想,其實每個飄洋過海,到香港寄人籬下的女人,背後其實都有著不為人道的淒酸。

其實人與人之間相處最重要還是溝通和互相尊重,很多問題都可以避免,而且經常都聽到外傭對僱主不好的新聞,但其實僱主虐待外傭的事情亦時有所聞。我就知道有一位朋友不許外傭用地拖,要用毛巾抹地;不許外傭把自己的東西放到雪櫃內;他們不在的話,外傭甚至不許開火煮食。有一次我家的菲傭請那位女傭來吃飯,結果這位外傭因為太久沒好好吃過一頓,坐下來便不停吃,結果吃得吐起來,想來也讓人心酸。

像這樣的例子多不勝數,有人一年解僱十多個外傭,不管外傭再怎麼努力,他還是覺得不夠;有人因為外傭熨壞了一條褲子,即時解僱外傭,或派人幾近「押解」她出境。其實如果有好好溝通,有基本尊重,這樣的情況根本不會發生。大家可以想像,會離鄉別井當外傭的,家裡境況一定不會好到哪裡去,他們不會用熨斗,當然是可以理解的;她們不會煮中國菜,煮的菜不合我們口味,更是可以理解中的理解。

我是不想難為她們,也不想難為自己,知道她們不會的,我就讓她們學,學煮菜、學駕車,也好方便我媽媽、弟弟回港時照顧和接送他們。有朋友說我對菲傭太好了,還答應讓她們每年放一次假回鄉,與家中小孩團聚。我想,這也不能算是厚待她們,真的只是互相尊重和瞭解,換個角度,如果我一個人長年在外地工作,也不希望遇著一個只會板著臉壓逼我的老闆。

其實外傭對香港真的有不少貢獻,現在大家都出外拼搏工作,家中老幼許多都是外傭照顧,如果沒有了外傭,香港現在許多家庭都不知道怎麼辦呢。

將心比己,一個人語言、文化不通,到外地工作,那種寂寞和壓力其實真的很容易讓人發瘋,幸好郭羨妮也明白這點,不想再追究下去。終歸還是那一句,人與人之間,最重要還是溝通和尊重,只有當一個好僱主,才能期望請到一個好僱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