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三月二十二日

這個星期還是忙於排舞、為歌舞劇作準備,所以香港來了一位尊貴的稀客,我也沒有專誠前往迎接招待,不過我這種冷淡的態度,其實對那位貴客而言,倒算是一盡地主之誼了。不是我不懂待客之道,我跟那位貴客也沒有甚麼嫌隙,相反其實我十分喜歡這位貴客。這位貴客就是史上首度訪港的座頭鯨。

座頭鯨在星期一下午在香港仔與南丫島之間的東博寮海峽出現游弋期間被發現,在海面不停翻騰跳躍、擺尾噴水,似乎對初訪香港表現十分興奮,而迷路這個事實半點也沒有嚇怕牠,反倒是漁護處及一眾海洋專家為牠在大型船隻繁忙海域遊玩覓食而擔心得半死,海事處、漁護署、水警和消防船連同一眾專家,勞師動眾悄悄在一旁守護,座頭鯨仍然怡然自得。

消息一經傳出,大家都知道香港來了一位長達十米、活潑可愛、稀有罕見的海上巨無霸,縱然座頭鯨身型龐大,也沒有嚇倒香港市民,反而激起大家的羊群心理,一窩蜂湧出海觀鯨,瞬間海上便出現一群羊圍堵巨鯨的壯觀又可笑的畫面。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不惜「嚇死」座頭鯨,未免太殘忍也太自私了。

說「嚇死」並不是誇張,專家指出座頭鯨縱然體型龐大,卻像小孩子般敏感,受擾驚慌會衝上岸「自殺」。大家一時的好奇心,一時的貪玩,可能會令這種瀕危物種又少一員,漁護處等亦一再呼籲大家不要出海騷擾座頭鯨,水警亦在現場海域巡視和派發單張,指若騷擾座頭鯨會被檢控。

首度訪港的座頭鯨,又名大翅鯨,長十米,重數十噸,軀體比一艘普通漁船還要大,相信是成年鯨魚。由於座頭鯨外形難辨雌雄,所以專家未能確定牠的性別。每一條座頭鯨尾鰭上的斑紋及鋸齒狀的小缺口都獨一無二,可供辨識身分,科學家至今已憑此辨認出全球數千條座頭鯨。座頭鯨於冬季時會在溫、熱帶海域繁衍後代,夏天則在兩極尋覓豐盛的浮游生物和磷蝦,所以每年都會作長距離的南北遷徙。這次訪港的座頭鯨有機會來自熱帶水域,不排除是與同伴遷徙往北冰洋期間迷路。

座頭鯨屬高度瀕危物種,根據國際公約,座頭鯨被列為「易危物類」,目前全球約有四萬條,包括座頭鯨在內的所有鯨豚均受《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保護,除有特別許可證,狩獵或故意干擾均屬違例,最高可被判監禁1年及罰款10萬元。

不過香港人的好奇心有時候實在太旺盛了,許多平日連座頭鯨這名字都沒聽過的人,都很熱心地湧到海上,有人甚至划著獨木舟,要近距離親親(或「嚇嚇」)座頭鯨,令座頭鯨不時潛入海中,表現不如最初般活躍,明顯情緒受到嚴重困擾。幸而上天憐憫,這兩天起了大霧,許多人無法出海,但願這位貴客能乘機好好游出南中國海,繼續牠的北冰洋之旅。

猶記得農曆新年期間,一隻母狗被困祠堂牆壁間,惹來大批途人圍觀,結果越幫越忙,屋主又不肯讓人拆祠堂救母狗,最終母狗縱然「逃」出來了,卻返魂乏術。這點已足證香港人還是不大懂如何與動物和自然和平共處。所以為了座頭鯨著想,我還是衷心祝牠一路順風,我們最好永不再見。

許多香港人都像羊群般湧向海上,除了我之外,我知道還有一位高官都忙於工作,沒有出外迎接貴客,那就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香港接連多家藥廠出現問題,毛霉菌、過期藥物、未經註冊藥物、不合格標籤等,種種問題令香港市民對藥物供應和監管制度失去信心,在這非常時候,周局長當然忙於四處解畫,還要處理一大堆問題,自然沒有太多心思關心座頭鯨。

還有不到一個月歌舞劇便正式公演,最近報紙兩大曝光人物,除了座頭鯨便是周局長,即便我天天忙於排舞,也沒辦法不注意到這兩宗新聞。對於這兩位新聞人物,一位我希望永不相見,那代表牠已返回正常生活航道;另一位我相信他的曝光率還會持續高企一段時間,那代表他正積極處理問題。而我呢,希望四月歌舞劇公演時,可以引起迴響,搶去他們一點點風頭,同樣成為大家焦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