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三月八日

踏入三月,一眾政治、社會學者,港澳、兩岸以至全球許多地方的記者都在忙,而一班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就更忙了,因為又到了「兩會」舉行的期間。今年政協會議在三月三日揭幕,三月十二日閉幕,而作為政協委員的我,當然是一早便飛到了北京。

今年的會議至今已經過了一大半,至於會議焦點是甚麼,相信不用我多說,甚至不用會議正式舉行,大家都心裡有數。在金融海嘯席捲全球的情況下,主題鐵定是離不開經濟的,如何抗擊海嘯,也成為國家總理溫家寶和政協主席賈慶林工作報告中的重點。

大家都知道中國在金融海嘯下都受到相當衝擊,但市場一般估計中國所受影響必不如歐美等地般嚴重,而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謂確認了這點,因為在全球擔心經濟衰退時,溫總理仍能自信地表示今年其中一個施政目標,就是把經濟增長率定在8%,維持國家平穩較快發展。港澳同胞聽到這番說話,相信都像打了一支強心針。即使環球經濟局面再不明朗,我們還是有國家這個最強後盾。

沒錯,溫總理亦在報告中提到,祖國永遠是香港、澳門的堅強後盾。政府堅信,香港、澳門同胞一定能夠克服面臨的困難,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報告中大家很關注的一點,當然還有兩岸問題。自馬英九接替陳水扁成為台灣的領導人後,兩岸局勢很明顯有了重大變化,小三通、大三通逐一實現。溫總理在報告中表示,要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努力增強兩岸雙方政治互信。在此基礎上,通過協商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探討兩岸政治、軍事問題,為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創造條件,並會加快推進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促使簽定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逐步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共同應對金融危機。

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工作報告中亦有特別提及經濟問題,並肯定港澳台對國家經濟穩定的重要性,認為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離不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離不開海外僑胞廣泛支持。賈慶林主席表示要拓寬與港澳各界人士的溝通渠道,密切與港澳委員的聯繫,完善發揮港澳委員作用的工作機制,支持港澳委員在香港、澳門社會政治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及時向港澳委員通報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政協常委會議精神,結合港澳委員關注的問題,組織好在內地的考察、視察活動,鼓勵他們為國家發展、社會穩定獻計出力。

當然兩份報告中亦有提及其他如肅貪倡廉、食品衛生等等問題,總括而言,報告為我們投映了一個樂觀的前景,且看我們如何一起努力奮鬥,共同把眼前逆景化為未來可望達成的復興局面;而作為政協委員一分子的我,當然也會竭盡己力。

其實不管是當政協,當藝人,還是從事甚麼工作,只要擔起了責任,便要全力以赴。所以縱然兩會會期緊密,我還是會偷閒變身,變回藝人的身份,履行一個藝人與觀眾、傳媒接觸的責任。

這次兩會期間,我偷空接受電視台訪問,星期五接受了《咏樂匯》專訪,今天又剛接受了《魯豫有約》訪問,兩個節目各有特色,主持人李咏和魯豫又風格各異。有時候大家都會覺得數十年了,訪問內容其實都大同小異,不過其實不同主持人、不同風格,往往又會帶出不同火花,而且我發覺內地很多觀眾對我的認識,似乎只限於《創世紀》等劇集,大家對我演戲都有較深瞭解,但是我在歌舞方面的表現,大家就比較少接觸了,所以這次也趁機會讓內地的觀眾多認識汪明荃一點點。

過幾天,我又會接受另一位內地名主持楊瀾專訪,可能有人覺得我讓自己太忙了,忽而政協,忽而藝人,又開會又錄影,不過我倒覺得這幾天過得挺充實的,而且以後要我專誠到北京接受電視訪問,不論時間或預算上都可能有困難,這次正好可以一舉兩得。不論政協或是藝人的工作,我都會認真面對,同時認真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