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一月四日

新一年又到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甚麼大計?在零八年最後一天又做了甚麼呢?

剛過去的除夕,我到了深圳,參與湖南衛視的大型倒數節目,這一次在繁華璀璨的舞台走過一趟後,不禁讓我有感而發。

其實零八年我有機會到內地和台灣接受訪問和演出,對於兩岸與香港娛樂圈的分別,也頗有一番體會,特別是內地市場更是讓我印象深刻。

猶記得內地剛改革開放時,由於本土娛樂圈發展尚未成熟,很多時候都得依靠外地歌手藝人,當時香港藝人便顯得很吃香,而台灣藝人因為本身就是說國語,更可謂盡佔優勢。

時至今日,情況又如何呢?顯然內地娛樂圈如今已充滿活力,各省各市都有自己的電視台,加上經濟急速起飛,電視台和娛樂節目能夠找到的贊助商自然數目激增,所以香港和台灣藝人仍然喜歡往內地跑,因為內地無疑已經成了一個發財勝地。

不少人都知道在香港演出,即使是為大電視台演出,很多時候藝人都沒有酬金,不過到內地情況則大不相同了,即使只是普通的公司活動,即使說不上是當紅巨星,每唱一首歌可能都有萬多元收入;如果稍有名氣,甚至是紅星的話,幾十萬元唱一首歌絕對不是問題。在毫無收入和巨額收入的強烈對比下,香港藝人有甚麼辦法不往內地跑呢?

其實內地現在的情況有點像香港娛樂圈早年。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李隆基、方伊琪,還有一眾酒廊歌手的年代呢?當時不少歌手藝人都一晚跑幾場演出,歌唱個不停,錢也收個不停,現在內地的情況也是這樣。有些藝人到內地跑幾趟,每個星期都到內地登台,一個月可以賺十多萬,一年收入便超過一百萬。不少大家已經較少在香港看到的臉孔,其實都是到了內地淘金。

要數香港往內地的大軍,名單真的不勝枚舉,最吃香的當然有劉德華、陳慧琳等;在廣東省地區,譚詠麟等也十分吃香;古巨基、李克勤其實也常常中港兩邊跑,一些港人視之為綠葉的角色,例如大傻成奎安、朱咪咪等,其實都是內地舞台常客,而且因為酬金不高反而工作的機會更多,整體收入當然十分可觀了。

至於台灣方面,陶喆、周杰倫、王力宏、蔡依林當然是大家熟悉的名字,在內地也大受歡迎,加上語言優勢,台灣人在內地生意市場和娛樂圈上,可謂都雄霸了重要位置。

除夕當晚,湖南、江蘇、上海三地電視台各自鬥法,上海邀得了陳奕迅、林憶蓮兩大巨星壓場;江蘇則請來陶喆、莫文蔚等兩岸三地歌手;湖南除了有我和羅家英,還有黎明、蔡依林、劉若英、五月天、信、SJ-M、李宇春、張杰等等,同樣以兩岸三地藝人作號召,不過湖南衛視更標榜與台北同步直播,自然又再一次蟬聯收視冠軍。

香港曾幾何時也是所有華語藝人夢寐以求的地方,曾幾何時也繁盛璀璨,不過如今已經此情不再,港台藝人都視內地為最重要的市場。看到祖國繁盛確實讓人值得欣喜,奈何香港的衰落也令人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