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九月十六日

很多人都說,人應該忘記背後,展望將來,努力向前走。這句說話其實沒有錯,時間的巨輪一直在轉,我們也應該一直向前,不應該只沉醉在過去。大都市內人人都向前,沒有人回首以往。所以現今社會瞬息萬變,許多事錯過了,回過頭來,已經變了,甚至消失了。想想,我們會不會把這份「努力向前,忘記過去」的精神發揮得太淋漓盡至呢?

在香港放眼望去,四處都是新式的高樓大廈,最新的設計,最新的科技,我們的過去,還餘下些甚麼呢?百年大樹倒了,數十年歷史大屋也要跟著倒了,在這個向前的都市裡,我們的歷史和過去漸漸只能湮滅、消失。

早兩天看新聞,看到工人拆卸「景賢里」,看到見證七十年歷史的紅磚綠瓦化成塵土,心不由一痛。活活的一個七十年歷史遺跡,風吹雨打它不倒,烽煙戰火它不塌,卻這樣被時代與經濟利益硬生生摧毀了、糟蹋了,怎能讓人不唏噓呢?

時代變了,四處蓋滿了高樓大廈,它卻兀自晃著亭台樓閣,帶著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式軀幹,西式靈魂,帶著這種獨特的建築風格,在鬧市中自我沉醉,孤芳自賞。

現今都市,四處都是高樓大廈,走到世界哪一個角落都是一樣,如果把過去的痕跡全抹掉,全建成萬丈高樓,我們便完全融入了時代的巨輪,把一切輾碎,再也找不到自己的獨特性,也無疑是抹殺了自我的存在。

其他許多國家和城市,如新加坡、北京,都努力維護自己獨特的歷史文化建築,在古蹟保育上成績卓然。相比起來,香港這方面的成績實在強差人意。當然香港地小人多確實是一個問題,而且香港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商業社會,許多人都以經濟利益為先,在商業利害關係衝突下,一切都可以犧牲。商業社會除經濟外,再也看不到其他價值,多麼可悲。

這次政府雖然一直拖泥帶水,在整件事態度上不清不楚,幸好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危急關頭當機立斷,才能免除「景賢里」完全化為建築廢料的厄運。不過長遠而言,政府還是制定完善法例,讓政府得以更有效保護古蹟,讓發展商在失去地皮時也能獲得明確保障,讓市民都有保留我們的歷史的權利與意識,這才是最好的辦法。

時間的巨輪一直轉,只會向前,不會向後,我們都應該向前看,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前面的路,是由背後的路延伸出來,而我們一直向前走,其實也不過是為過去增值。

「景賢里」建於一九三零年代,卻不只是停留在一九三零年代,歷史一直向前,「景賢里」也像一個有機體一樣一直向前,許多香港人都在它旁邊留下過足跡,包括我。對我來說,「景賢里」不單是一個七十年前的遺跡,也是我在拍攝「京華春夢」時的場景。在那兒,我亦曾經留下過不少足印。我相信除了我以外,「景賢里」在許多人心中都還有著各種不同的故事。

人應該向前走,但我們仍能穩步向前,是因為我們的過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我們要向前看,但不能否定過去的價值,不能把過去完全抹殺掉,再棄如敝屣。現在許多人可以灑脫地拆掉「景賢里」,拆掉「皇后碼頭」,是因為在他們眼中,那不過是一幢建築物,而且是一幢他們已經看過了的建築物。試想想,如果我們把這些歷史遺跡都拆卸掉,那麼將來我們的下一代回首以往時,他們還能看到甚麼呢?只有屬於當代的產物,與世界各地一樣的建築,過去對他們來說就像不曾存在,屬於我們自己歷史的延續性也就這樣斷開了。

剛剛收到一個消息,在這兒加一小段後話。上星期我提及有一位神秘人在報章上刊登全頁廣告,祝賀我演唱會成功,今天這位神秘人的身份終於揭盅,原來是古董鐘錶收藏家梅強年先生。梅強年先生早在二十年前,便曾邀請我到美國登台演出,不過當時礙於我人大代表的身份和緊張的政治關係,為梅強年先生帶來了不少麻煩。想不到多年後,梅強年先生對我的支持仍然半分不減,實在讓我萬分感動,亦萬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