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三月十日

又到了往北京出席政協會議的時候,而轉眼間,這星期的「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已經是本屆政協的最後一次會議。由3月3日起,至3月15日,一連13日的會議將會為本屆政協作出一個總結,令這次會議顯得格外重要。

會議上,國家總理溫家寶在陳述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2006年中國實施「十一五」規劃,成績良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均取得重大成就。而在來年,政府將會集中處理民生問題,加大教育和公共衛生領域的預算,加強房價監管和調控,貫徹國家主席胡錦濤關於「構建和諧社會」和「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

溫總理表示要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在全國的大中小學設置助學金及獎學金,務求使農民和貧困家庭的兒童都享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機會,而且還會在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制度,形成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讓教育成為全社會最受尊重的事業。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另一個重點便是衛生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政府將著眼於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積極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中國2,370萬貧困人口,納入社會保障體系。

溫總理在報告中還提到,將繼續控制過熱的房地產市場和穩定房價。政府會特別關心和幫助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加大財稅等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

以上政策雖不至地覆蓋社會民生的各項衣食住行,但對一般貧困人民或農民絕對有所幫助,特別是教育方面的政策。國家的未來和下一代的發展很大程度取決於教育上,教育的逐步普及,絕對有助社會的長遠發展,所以單在這項政策上,溫總理便已贏得如雷掌聲,而整份報告亦受到廣大民族接納和支持。

透過這份工作報告,可以充份見到中央政府重視民生。不過,我認為要充份解決民生問題,「構建和諧社會」,便要多聽不同人士的意見,所以我在會議上提出擴充政協委員界別,希望中央政府可以收集到更多不同的意見。

其實現時政協委員的界別不多,委員大多為企業家、地產商等,會議上缺乏中下階層人士的聲音,而文化界別(如演藝界)、社會民生界別(如社工)等的代表則寥寥可數,未能充份反映各階層人士的情況及意見。如果政協會議能夠吸納更多不同階層人士,亦有助政府就各方面釐定更合適的政策。

當然,雖然會議上未能充份收集到各方意見,是有點美中不足,不過政協會議其實仍然是一個很好的溝通和制定政策的渠道。中國地大物博,各個地方的代表能有這樣的機會聚在一起,進行一番熱烈的討論,制定最佳的國家政策。

而經過一番討論後,政協會議順利在3月15日閉幕,而這次會議的結束,亦意味這屆政協委員的任期快將屆滿。

任內最後一次政協會議,自然別具意義,亦份外重要。即使如許多香港人一樣,一人身兼數職的香港政協委員亦盡量抽空出席。

其實轉眼間,我已經出任了兩屆人大代表、兩屆政協委員,經過20個寒暑,能夠有幸在國家改革開放的道路上留下足跡,見證香港回歸,通過《基本法》,實在讓我感到萬分榮幸。人大和政協的工作雖然辛苦,不過能夠獲國家信任,委以重任,是一份榮譽,而且看到國家日漸繁榮,國際地位日益提升,我更是感到高興。所以,雖然是有點累了,不過如果國家認為還是有需要我的地方,再次對我委以重任,我還是會欣然接受,畢竟這是我的光榮。

不管未來我還會不會出任人大或政協職位,我仍然衷心希望中國能繼續日益強大,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