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十二月廿五日

近年韓風襲港,《大長金》一劇,讓我們認識了韓食及韓國古代文化。而今次來港反對世貿會議的南韓農民,則讓我們見識了這個國家的獨特民族性和示威文化。

從這數天的反世貿示威中,我們看到南韓示威者的團結、合群、有組織、有紀律和強烈服從性。他們部署充足,熟悉突圍路線,並能就地取材,製造示威工具。而且他們的示威、遊行很多花樣,活像一個嘉年華會,又敲鑼打鼓,又齊唱振奮士氣的歌曲,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看。事實上,他們完全是部署有序;先是熱鬧的嘉年華會,然後是莊嚴的「三步一跪」,而最後才上演一場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激烈抗爭,吸引了全球的關注。但不得不佩服的,就是他們的團結性。南韓農民的行動很有組織,目標一致,只要領導者一聲令下,其他人都會照辦,彷彿軍人一般。被警方扣留在告士打道期間,他們又一起做運動,執拾垃圾。這種獨特的示威文化,都令我們大開眼界。

世貿所引起的不公平貿易,導致近千的南韓農民來港示威,令全世界都反思和關注:究竟世貿所帶來的,是否真是開放、自由、公平的貿易呢?而事實上,始終是富有先進的國家,欺負發展中的國家,以致貧窮國家的人民不得不以激烈的示威行動,反對世貿會議中多項對他們不利的協議。我也很同情這群南韓農民,他們千里迢迢的來到香港,發動各種有聲無聲的抗議,是為了甚麼呢?為的只是表達他們生活艱苦,對大財團壟斷市場的不滿。其實相比在韓國所發動的示威活動,他們在香港的抗爭已不算過份暴力了。但從電視畫面看到,有些香港市民卻很無聊,在這樣緊張的形勢下,還在旁湊熱鬧,甚至帶同小朋友一起去,完全不顧自身的安全;其實他們只會阻礙警方執行任務。而後期的示威情況幾乎失控,可說是自六七年暴動以來最嚴重的騷動。最後,九百多名示威者被拘捕,灣仔區一帶交通癱瘓,活像死城一般。 

人們說面對這樣激烈的示威行動,警方已經非常克制,但我卻認為警方初期表現得比較退縮。在首數天,示威者不斷地試探警方。而到了後期,更有個別的示威者表現激烈,不斷將警方的防線推後。可能警方從未遇過,也估計不到會發生這樣激烈的場面,以致防備不足,鐵馬幾乎全部被示威者推倒及搶走。其實,激烈的示威是意料中事,事前警方應該準備充足,為何還釀成這樣的衝突呢?警方和農民語言不通,相信是其中的一個因素。我想如果警方能夠早點透過翻譯,與南韓農民有足夠的溝通,疏解他們,可能會避免這樣激烈的抗爭。在現場的翻譯員只有數位,面對著九百多位南韓示威者,實在無從應付。因為溝通不足,南韓示威者甚至被帶上車警車後,數個小時也不得下車,這是令人難以接受的。而且,要知道會場有很多分點,示威者這樣容易地闖出示威區,甚至差點闖進會展會場,這些漏洞都不得不叫香港警方再三反思,作事後檢討。這樣大型的國際性會議,要麼不要舉辦,要麼就要告訴別人,香港是有能力應付示威者的激烈行為。

無論如何,今次的反世貿示威,確實讓我們香港人上了寶貴的一課。他們那麼辛苦、舟車勞頓的來到香港,為的就是日後有更好的生活。沒有集體的努力,南韓農民的生活就會愈來愈受到世貿的壓迫。其實,不只是韓國的農民,他們也代表全世界的農民,包括中國七億的大陸同胞。中國農民每年都要納很多稅項,生活得還要艱苦。雖然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將表決廢止農業稅條例。但歐美國家大量補貼農產品的情況下,佔領了大部分的農產品市場;今天中國的農民還未知道他們的農產品是那麼的不值錢。如果這些大財團將農產品大量傾銷於中國,那情況便不可設想了。而農民在中國是佔有那麼大的比例,中國政府始終要面對和認真考慮這問題,想出解決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