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六月十一日

今天便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無論是實行勞工假期的藍領,還是實行銀行假期的白領,都有一天的假期休息,所以城中的氣氛都非常熱鬧。

近年來,端午節的習俗好像只剩下龍舟競渡、粽子。而節日本身的意義,人們大多已經忘記了。端午節的傳說有很多,相信最廣為大家接受的就是屈原的故事。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二千多年前,偉大詩人屈原投江自盡的事。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二十二歲時,就已官居左徒,輔助楚懷王。其時楚懷王被說客張儀欺騙到秦國軟禁起來,逼他割地獻出城池,後來因為憂慮成疾,不久便死於秦國。屈原知道楚懷王的死訊後悲憤欲絕,上書請求頃襄王為懷王報仇。但頃襄王窕寵信奸臣,將屈原削職放逐江南,其後楚國被秦國攻陷,亡在旦夕。 屈原救國的願望破滅了,在極度憂憤悲慟的心境下,投入波濤洶湧的汨羅江自盡。楚國的人民用楝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粽子,然後投入江中,希望魚兒不要吃屈原的屍體。此後,歷代沿襲下來,便演變成端午節吃棕子的風俗。

自己的工作十分忙碌,一直沒有留意節日的習慣。每年怎樣知道端午節就快臨到?多年來全賴一位好朋友的特別提示。因為她每年也會為我送上一些端午粽子,當我收到她的粽子的時候,我便知道又是龍舟競渡的日子。我也會把收到的粽子,分送給住在附近的藝人。好像宣萱和李克勤,好讓他們也感受到端午節的氣氛。回想小時候,我的外婆在端午節會親手包裹粽子應節,作為外孫的我,一定在旁幫忙,兩人忙個不亦樂乎。雖然記憶有點模糊,但是對我來說外婆親手包裹的粽子,至今仍然是最美味。我相信沒有其他粽子能取代這種味道,是因為親情的味道是無可取替。盼望大家也能夠在這個節日,與家人一起吃飯共聚天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