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接觸

荃專欄: 南方都市日報

我的偶像

每逢五月第二個星期天是母親節,據說這個節日的起源是在一九零五年的五月,在美國一位女士名為安娜賈維思,她的媽媽在五月逝世,兩年後她說服她母親所屬教會,為她舉行一個紀念儀式,以白色康乃馨代表母愛;後來安娜展開運動,尋求當地名人協助,訂定一個全國性的母親節,把對母親的懷念和敬意推及所有的媽媽。

你們今年的母親節是怎樣度過呢?我只有在思念中懷念媽媽,因為她在上個月剛剛離開了。我媽媽雖然一生勞碌,經歷不少風浪,但她堅毅不屈,刻苦耐勞的性格,令她面對困難時,也能咬緊牙關,一一熬過去。五十年代,她在大陸當護士,後來遇上我爸爸,跟他結婚,之後我爸爸一個人去了香港謀生,媽媽這時帶著我們三姊弟,一面照顧家庭,一面工作,及後,我們一家人來到香港與爸爸團聚,還申請了我三個表姊弟和外婆來香港,她便要肩負起照顧一家九口的責任,非常辛苦,縱是這樣,她仍出外工作當收銀員以幫補家計。我眼中的她,是一個不用休息的鐵人。

我對她印象最深刻是那種好學不倦的精神,她除了上班,照顧家庭外,還會自學英文,她操得一口流利英語全靠多聽多說。早在六十年代,她已懂得什麼是「自我增值」了。後來她在中環的希爾頓酒店經營了一間毛冷商店,專門做遊客生意;經常帶著貨辦穿梭美國各省,與外國人談生意,她有無窮的精神與魄力,令到生意逐步發展。她把事業與家庭處理得妥妥當當,她是女強人典範的表表者,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後來,她與爸爸跟了我弟弟過了美國定居,安享晚年。雖然我們分隔兩地,大家見面時間少,不過我們每次通電話,她依然會對我不住的虛寒問暖。沒錯,在媽媽的眼中,無論我們有多大,始終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媽媽走了,但她的笑容,她的處事精神,會永遠留在我腦海中,永遠令我懷念。

返回